案 例

由无人机教练解密无人机指导拼装,每位同学轮流操作无人机,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飞行,让飞机按预定路线飞行……玩转北斗无人机,与科技“零距离”,这是广州市真光中学组织的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研学实践活动。

广州市真光中学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科学项目中。此外,学校更借助广州智慧阳光评价·科学素养测评,实现了科学教育的精准化和个性化。

开设跨学科课程

“学校最大的特色在于跨学科和项目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广州市真光中学相关负责人说。

他表示,学校的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实际,注重科学知识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我们开设跨学科课程,涵盖了信息、艺术、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还开设了《项目式的AI课程》和《创意·设计》系列课程。”

课程设计还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该负责人表示,“学校曾参与广东省科学中心组织的广东省‘馆校结合’创意机器人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了解机器人。”

此外,广州市真光中学还与科研机构或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研究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学校曾组织学生走进广州港集团参观学习广州港南沙智慧港口,走进科大讯飞华南人工智能研究院体验人脸识别高科技设备,以加深对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的认识。

个性化教学、主动型学习

以评价促教学,让真光中学的科学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智慧评价,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从而更准确地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

智慧评价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推荐适合的学习资源和活动。教师根据系统的推荐,为学生设计更加灵活和适应性强的学习路径。智慧评价系统提供的即时学习反馈,也能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除了教师能运用智慧评价进行针对性教学,学生也可以借助智慧评价自主学习,提升自我科学素养。学生运用智慧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方便进行自我反思,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涌现不少“科学小达人”

广州智慧阳光评价·科学素养测评数据显示,广州市真光中学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力在解释科学现象、探究科学问题、运用科学数据和能力都远高于市和区的平均水平,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信心(自我效能感)的分数高于市和区水平。

在广州市真光中学的科学教育下,涌现不少“科学小达人”。黄铭恒同学自学有关程序编程方面的数据结构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中。他在2023年广东省车辆模型锦标赛的“小马号”车辆制作赛和“F1团体直线车”竞赛中均获一等奖,也在第二十届广东省青少年创新思维及科技实践大赛中获三等奖。

已毕业的曾庆翔同学在课堂上接触无人机操控和编程。他利用课余时间刻苦训练,在广东省中小学创客大赛中获一等奖,广东省无人机大赛初中组DIY四轴无人机飞行竞速获一等奖。后来他进入职中学习,没有放弃兴趣,更加钻研求知,在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旋翼赛个人飞行赛获一等奖。

“科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关键途径。”广州市真光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科学教育,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采写:南都记者 梁艳燕 叶斯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