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山学派李闽山、杨瑾、李益民等诚挚推荐

任见:拿破仑第三的婚事效应

1

由于形势的需要,路易·波拿巴的婚事刻不容缓。尽管此前他已有两个私生子,第一个欧仁,出生于公元1842年,第二个路易,出生于公元1845年。

波拿巴三世看上了二十六岁的西班牙女伯爵欧仁妮·德·蒙蒂若。

欧仁妮·德·蒙蒂若出生于西班牙的格林纳达,父亲是大家庭中排行最小的一个,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站在法国一边且在法国军队服役,在战争中致残,成了独眼、独臂英雄。

公元1853年的一月二十二日,拿破仑三世向全体高级官员宣布他即将结婚,同时指出,他要让这一婚姻既不受法国人束缚也不受外国王朝束缚:“我喜欢一位我所爱、所尊重的女子,更甚于一位陌生的与其联姻将利弊兼而有之的女子。”

波拿巴三世自信地断言,新皇后将复活约瑟芬皇后的美德。

2

定亲期非常短促,只有一周,未婚皇后的巧妙之举是回绝了巴黎市赠给她的钻石首饰并把首饰所值的钱献给了一所孤儿院。

世俗婚礼和宗教婚礼均于一月底举行,所有要人都到了场。礼仪参照了拿破仑一世与玛丽·路易斯的婚礼。

尽管时值隆冬,天气倒是很好。街上好奇多于欢呼。抵达圣母院前庭时,欧仁妮转向人群,行了一个屈膝礼,引发了作为报答的欢呼。

婚礼之际,宣布近三千人被特赦。被驱逐或被流放的人只剩了一千二百名。

欧仁妮·德·蒙蒂若的美貌和高雅风度很快使她成了名人。人们描述她中等身材、体态婀娜、宽宽的肩膀、非常丰满的胸脯,因此她喜欢坦胸露肩。金黄而又透出红棕色的秀发、细嫩而白皙的皮肤以及在稍稍靠近鼻根部的蓝灰色眼睛完善了这位凡接近她的人都向她致敬的美人。

3

人们觉得欧仁妮的风度更甚于美貌。

她引起的好奇和赞赏可能比一个古老家族的公主更多。出身旧王室的妇女们觉得她“既非皇后,又非公主,但正好是一个迷人、得体的女子”,一个完美的上流社会的女子。

婚后的波拿巴三世委任奥斯曼为塞纳省省长,授意他制订巴黎扩建工程计划,即史界所称的“奥斯曼计划” 。

第二帝国时期,法国出现了城市的新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长。然而约有一百二十万人的巴黎,住房拥挤,道路狭窄,照明、卫生条件很差,公共设施不足,这些促使波拿巴三世下决心改变巴黎的面貌。

4

奥斯曼计划的蓝图由波拿巴三世亲自绘制,扩建工程历时十七年之久,耗资二十五亿法郎,巴黎面积翻了一番。五层以上的成片新楼拔地而起,四十米宽的十字形主干大道贯通全市,宽阔的街道四通八达。

新建的火车站、中心百货商场、住宅区、教堂,别具一格。

全巴黎共拆除旧房十一万所,新建楼房二十一万幢,兴建中小学一百五十四所,剧院、教堂三十四座,街心公园二十一个、大公园五个,铺设自来水管道五百公里、现代化底下水沟系统四百公里,新增连接市内塞纳河两岸的桥梁八座,市内巍峨的喷泉、高耸的纪念碑引人驻足。

巴黎这座历经沧桑的千年古城,陡然变成雄伟庄重整洁美丽的世界旅游名城,人口增加七十万。

奥斯曼计划推动了全国的城市化发展,几乎所有城市的面貌在这一时期都起了重大变化。

5

然而,城市的发展并未给穷人带来福音。穷人富人同住一幢楼房的现象不复存在,巴黎明显地分成了富人区和穷人区,两者界线更为鲜明。原来住在巴黎市中心的穷人因付不起新建住房的房租,只得去城市边缘栖身。

第二帝国时期,法国人的平均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食品消费数量增加,健康状况有所好转。市民的生活习惯开始改变,普遍使用煤气灯照明,用自来水代替井水。生活较为宽裕的人,开始旅游,外出旅游的人数增加了三倍。

然而,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意味着所有人生活都得到了改善,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

第二帝国时期,真正有权势、占统治地位的,是由大金融家、大工业家、大商人组成的大资产阶级。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内部结构的变化,银行家、大工业家和大商人在第二帝国时期已融合成金融寡头集团。他们靠巧取豪夺,得来巨额财富,过着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宴会、舞会、郊游、赛马场、海滨浴场都是他们炫耀财产、寻欢作乐的地方。

大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影响了一代世风,帝国时期出现的轻浮放荡令人作呕的社会风气,其祸首便是这些腰缠万贯而又粗俗可鄙的暴发户。

中小资产阶级人数众多,他们中除了中小企业主和中小商人外,还有法官、律师、公证人、诉讼代理人、记者、医生等,对大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一统天下十分不满,帝国反对派中不少人来自这一阶层。

7

帝国时期,工人数量大约为三百万,其中女工和童工约有五十万。工人们在政治上无权,常常遭到歧视和冷落。没有结社罢工的自由,在劳资纠纷中,雇主光凭言辞即可取信法官。

资方往往迫使工人超时劳动。工作条件十分恶劣,铁路公司规定,即使在夏天,烈日当空,中午就餐也不许离开路面。工厂里安全设备奇缺,资方对工伤却不负任何责任。

在第二帝国时期,工人的名义工资平均增长约百分之二十五,实际只有约百分之十,而且深受物价上涨之苦。只有一个人工作的家庭,入不敷出。工人中赤贫现象十分普遍。

8

帝国初期波拿巴三世的高压政策,使工人运动出现较长时间的沉寂状态。即便如此,法国工人为提高工资争取改善生活条件的斗争仍接连不断。这些斗争虽规模不大,但次数频繁。

后来,法国工人不仅为改善经济条件,也为争取自身的政治权利而斗争,出现了工人运动的新形势。

不管怎么着,法国在波拿巴三世称帝后产业革命进程加快,经济实力急剧膨胀,大资产阶级迫不及待地需要扩大廉价原材料的来路、投资场所和商品销售市场,波拿巴三世本有重振法兰西威势,称雄欧洲,进而争霸世界之心,恰好顺应这种需要,推行对外扩张政策,使法国的殖民扩张进入一个新阶段。

选自任见《西欧史传》第五卷第42章,有删节。

2017.05,于瑞欧村

1.多位北大博士推荐:任见先生的“名家漫说”,与众不同的认识价值。

2.后山学派李闽山、杨瑾推荐。

3.后山学派杨鄱阳:任见先生当年有许多思想深邃、辞采优美的散文在海外杂志和报纸发表,有待寻找和整理。

巴黎雷欧:先贤、巨匠、众神联袂展演的古希腊文明奇观【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