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年那个捡垃圾、睡猪圈,背着疯娘上大学的“贵州第一孝子”刘秀祥吗?谁也不会想到,大学毕业熬出头的他竟然拒绝了北京55万年薪的工作,转身一头扎进贵州大山做起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

一个人的困难和挫折,并不是你向他人或者社会索取的一种资本,一个人活着不应该活得让人同情,让人可怜,应该是活得让人可亲、可佩、可敬!

——刘秀祥

十五年转瞬过去,而他再次引起央视关注这次不再是同情,而是肃然起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8年刘秀祥出生在贵州一个及其贫困的农户家庭,四岁丧父,受到严重打击的母亲呢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哥哥跟姐姐因为不堪生活重负相继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只剩下年仅11岁的刘秀祥独自支撑起家庭的重担。

因为母亲有时候会大吼大叫、乱摔东西,同学们都对刘秀祥避而远之,给他起了绰号小疯子刘秀祥孤立无援,茫然无措,觉得自己的人生也许到此为止了,直到一位小学老师替他垫付学费,并留下了改变他一生的一句话:读书是可以给自己一个更好未来的。

刘秀祥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他将家里的田地租给了别人种,一年下来能获得500斤稻谷,加上国家给的救济粮,他和疯娘勉强可以果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天早上他帮母亲洗漱穿衣喂饭,嘱咐母亲不要乱跑,然后才去学校读书,下了课之后他就到处捡废品换些生活必需品,在这样的情况下,刘秀祥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入了县城最好的中学。

欣喜之余学费却是迟迟没有找落,同村的邻居纷纷劝他认现实,甚至嘲讽他一个农村娃和一个疯婆娘,读书不过是浪费时间与钱财。

“当时我带着母亲离开的时候,很多人是不赞成的,他们觉得我坚持不下来,觉得我可能一个星期之后肯定会带着老娘回家的”。

村民的话反而激起了刘秀祥的斗志,他决心带着母亲一块上学,临行前,刘秀祥跪在父亲坟前立下重誓:爸,我带着妈妈出去了,我要把妈妈的病给治好,一定要给妈妈一个温暖的家,如果出去混不成个人样绝不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刘秀祥揣着全部家当86元钱和母亲互相搀扶着,徒步五个小时来到了县城,由于实在没有钱,他选择了一所对尖子生免费的民办武校,以摸底考试第一名的成绩成功入学。

租不起房子就在学校旁边的山坡上用稻草搭了一个棚子,草地上挖个坑架上铁锅就是厨房,没有菜吃,放学以后就偷偷跑到菜市场捡些别人不要的菜叶子,没有盐巴就吃水煮菜,这就是他跟母亲的生活。

夏天的蚊虫叮咬尚且可以忍受,冬天寒风肆虐实在苦不堪言,三年的艰辛无法言说,在此期间老师曾劝说刘秀祥就此打住,考个中专师范类的学校尽早参加工作改善条件,他拒绝了这番好意,决心坚持要完成大学梦想,真正地改变自己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年之后,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安龙一中,却差点因为八百块的学费断送性命......

2005年考上高中时,刘秀祥趁着开学前的暑假跟着同乡去附近的水电站打工,十五岁的他什么手艺都不会,只能用瘦弱的身躯卖力气抬钢筋,为了尽快凑足学费回家照顾母亲,刘秀祥不分昼夜地干。

他几乎不睡觉,白天十多个小时,晚上八个小时,因为缺少睡眠,一晃神从一百多米高的楼顶摔了下来,多亏了安全网才让他保住了性命。

尽管工地十分劳累,他第一次挣到一千多块钱,不用再去四处卑躬屈膝地求人,交完八百元学费后还可以给母亲买些好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学时由于人生地不熟租不到便宜的房子,刘秀祥选择了一间猪圈作为临时的家,猪圈四处通风,他用编织袋围了一圈又一圈,也挡不住肆虐的寒风。

在工地傻瓜受欺负,在学校里被嘲笑,在村里被议论,刘秀祥从不为此流泪,一想到母亲跟着自己吃苦饿肚子,这个坚强的男子汉瞬间失声哽咽。

2006年春节,为了能让母亲在大年三十晚上吃上一口肉,刘秀祥骑了二百公里自行车,回家收四百块钱的田地租金,却在崎岖的山路上发生车祸,等他回到县城里已是大年初二,母亲两天没有吃东西了,刘秀祥自责地崩溃大哭。

“我以前特别特别害怕过年,不能够给母亲买衣服”,说着刘秀祥已经是泪流满面......,苦读三年由于长期的劳累过度加上营养不良,高考前夕刘秀祥病倒了。拖着病躯踏上考场的他发挥并不理想,以六分之差遗憾落榜。

成绩出来的那一刻,他想到了死亡,“有人落榜了,所有人失败了都可以原谅,都可以谅解,唯独我不可以”。

抱怨、愤恨、绝望,上天对他的这份嘲弄让刘秀祥救护要坠落深渊,直到看到日记里的一句话:2002年5月19日,星期天,当你抱怨没有鞋穿的时候,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至少自己还有母亲。

有妈就有家,母亲是他支撑下去的最大动力,刘秀祥在想,这是否是黎明来临前最黑暗的那一秒,为了母亲、为了梦想,他弯下钢铁般的脊梁跑遍了县城所有的高中,一次次跪倒在校长面前请求复读。

第五次,天赋实验中学的校长为之动容,班主任知晓刘秀祥的情况之后,发起了全校募捐,拿着四千元善款刘秀祥终于可以安心复读了,再也不用一边打工一边上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8年,刘秀祥考入山东临沂师范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抱着母亲嚎啕大哭,所有人都会以为他会苦尽甘来,出人头地,刘秀祥再一次做出了出人意料的选择。

2008年9月,因为带着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上大学而感动全国,十五年过去了,他还好吗?

大学还没有毕业,许多大企业就已经向这位赤诚孝子抛出了橄榄枝,北京一家公司为他开出了55万的年薪,刘秀祥却都统统拒绝了。

“如果我要去你的企业,我需要去应聘,如果真正能够应聘上工作,凭实力,凭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凭你是那个带着母亲上学的那个,可怜你、同情你,我不想这样”。

不仅是出于自尊,更是因为厌恶贩卖苦难,“如果是可怜我、同情我,我不要,一个人活着不应该活得让人同情,让人可怜,应该是活得让人可亲、可佩、可敬”。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找了份月薪过万的保险工作,漂泊十数载,终于和母亲过上了像常人一样的平稳生活,可是家乡的一个电话打破了平静。

在刘秀祥大学勤工俭学期间,他还资助了老家捡废品时候认识的三个弟弟妹妹上学,其中一个女孩因为根深蒂固的老一辈偏见被迫离开了校园,刘秀祥在痛心之余开始思考,还有千千万万个像他一样的孩子正挣扎在贵州大山深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感同身受却又无能为力,于是他辞掉了工作,那个曾拼尽全力走出大山的少年,就这样带着收获与使命又回到了大山深处,从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做起。

来到学校之后,学生有抽烟的、赌博的,谈恋爱的,玩手机的,沉迷于网络的,这让他感到非常迷茫,刘秀祥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接管了最差的一个班级,高考总分700分,班里最高分只有258分,最低分105分。

面对这帮被认为无药可救,早已放弃的孩子,刘秀祥却像朋友一样耐心沟通,到了周末他就分批次把孩子们喊到家里,亲自下厨给他们做饭吃,师生情十分的融洽。

三年后,这个最差的班级以百分百的本科率创下了奇迹,一举逆袭为全校模范班级在此期间,刘秀祥惊喜地发现,自己过往的励志经历对学生有着巨大的精神鼓舞作用。

而且他每演讲一次的收入可以资助两名贫困学生,为此刘秀祥一遍又一遍地撕开伤疤,“美好的东西每讲一次都会开心一次,但是我去讲的时候内心会有扎心的痛,每讲一次就相当于又再来一遍,其实换一个角度,你毕竟是把自己的伤疤掏给别人看”。

参加工作以来,刘秀祥每逢休息日都在往贫困学生家里送钱送物,搜集整理贫困学生资料,他一家人仍旧过着简谱的生活,至今还租住在学校的教师公寓楼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年仅三十岁的刘秀祥因为工作出色,被任命为望谟高级中学副校长,他任教的这所高中本科录取率从五年前的12%一路飙升到63%,一众重点高中都为之惊叹。

更令人感动的是,截至2022年10月刘秀祥全国巡回励志演讲1000多场,听众上百万人,累计牵线对接贫困学生4000多人,捐助的资金超过了1000万元,完成了12岁时在父亲坟前立下的誓言,也照亮了无数在黑暗中艰难前行的孩子们。

我本是高山,而非溪流,我生来是人杰,而非草芥,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更好的未来,无论他出生在哪里,在怎么样的家庭和怎样的环境中,不是北京、上海的孩子就有未来,望谟的孩子一样有更好的未来,他一样可以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

我们的老师要有这种思想与格局,要把孩子们带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刘秀祥已光荣当选为全国人大大代表,站上了人民大会堂的讲台,面对中外记者的采访,他动情地说道:请大家忘记那个千里背母的刘秀祥,我现在只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我的使命是点亮大山里每一个孩子的希望。

"我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我的根要永远扎在这片土地上,我要用自己的余生点亮大山的每一个角落,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