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5日11时10分,在我军停止炮击金门三天后,美国飞机P-5M型1架,侵入我领空。

这是一件不寻常的军事挑衅事件。美国当局公然不承认我国的领海12海里,只承认3海里!

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司令比克利海军中将乘旗舰“海伦娜”号重巡洋舰到达台湾基隆港,召见国民党海军司令黎玉玺中将,策划台湾海峡护航运输计划。

插个题外话,这个黎玉玺飞黄腾达的过程非常富有戏剧性,他本人毕业于号称海军黄埔的海军电雷学校一期,从快艇艇长一路升到国民党主力战舰——太和舰的舰长。

1949年4月25日,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3天后,蒋介石离开了宁波老家,乘船前往上海,搭乘的船只正是太和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蒋在舰上接见海军军官时,得知舰长叫黎玉玺,不禁伤感地说:“大好河山失陷,空有玉玺何用?”

这时黎玉玺机智地接过话头:“总裁,有玉玺就有名分在,中兴必有希望!”

蒋介石一听大喜,从此太和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老蒋东奔西跑的御用舰船,黎玉玺也一路高升,从舰长升任蒋军海军负责人、“蒋军参谋总长”。

回到话题,半个月来,这位比克利海军中将司令官连续三次到台湾活动,阴谋策划所谓“协防台湾”的军事挑衅。

18时20分,我军雷达发现金门岛东南20公里上空敌运输机2架,于18时30分向金门岛进行第一次空投活动。

9月6日5时至18时,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汉科克”号、“中途岛”号、“普林斯顿”号、“列克星敦”号4艘,在巡洋舰、驱逐舰编队护卫下,活动于基隆以东及台湾海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满载排水量4万吨至6万吨左右的庞然大物,全长达272米至298米、宽30米至36米,每艘舰载机70余架,航速33节左右。这就是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航空母舰特混舰队。

美军此举,意在向我军显示其“有效打击”的威力,进行示威性演习。

当日19时,总参谋部“808”王尚荣中将告诉福建军区副司令员张翼翔中将说:

“明天(7日)仍不要打炮,再等一天看一看,下一步行动有电报指示。在军委未下令前暂时不打。”

9月7日,晴天,少云到多云。我海军围头、镇海雷达站不间断地搜索台湾海峡,雷达荧光屏上显现出了一条条的显影——8巡洋舰、驱逐舰、登陆舰、猎潜舰共11艘。

天界寺海军指挥所进入“一级战备”部署,高立忠海军大校及作战处长薄光柱海军中校、情报处长章宏海军中校,坐在作战室海图桌前,注视着作战参谋赵鸿儒海军大尉的标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紫云岩前指掩蔽部作战室,张翼翔中将、石一宸大校、王健行上校、张帆中校等坐在长桌两侧,注视着海军参谋王彦上尉的标图。

大家的表情是紧张、严肃的。这是空前的美、蒋海军混合护航编队,出现在金门海域。

9时许,美国海军重巡洋舰“海伦娜”号(旗舰)率领4艘驱逐舰缓缓驶进金门海域。

跟在他们后面的,是国民党海军司令黎玉玺海军中将率领的驱逐舰“信阳”号(旗舰)和“维源小号、“江字号”2艘,编队护航“美字号”登陆舰向料罗湾岸滩卸载。

与此同时,美国飞机、国民党空军飞机数十架在上空进行掩护。

9时10分至10时50分,位于金门岛以南海域20海里,美国海军驱逐舰编队担任巡逻警戒,组成一道警戒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时23分至9时45分,位于金门岛以南14至19海里,国民党海军护航编队向料罗湾接近。11时25分,2艘“美字号”登陆舰进入料罗湾卸载。

海军雷达站每隔10分钟报来一次舰位,从海图上标示了美舰的位置,它公然侵入了我国领海。

在“海伦娜”号位于围头角以南4海里活动时,它正好进入我海岸炮最有效射程之内。

那个具有“威慑力量”的2万吨级、全长218米、装备9门203毫米三联装主炮、12门127毫米双联装副炮、24门76毫米高炮、60门20毫米高炮(双联装)的所谓“海上堡垒”矗立在海面上。

星条旗迎风飘扬,主桅上的雷达天线在旋转,水兵们在甲板上走来走去,历历在目。

这时,彭德清海军少将正在围头海岸炮阵地上视察,他到观通雷达站用大倍望远镜观察料罗湾,眺望“海伦娜”号的舰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曾经登上过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旗舰“德米特里?波日阿尔斯”号巡洋舰和印度海军旗舰“迈索尔”号巡洋舰。

如今美国巡洋舰“海伦娜”号不请自来,遥遥相望,它那203毫米舰炮昂起了炮身,炮口对着大陆。

如此明目张胆地侵入我神圣领海,向我前线部队示威,令人极为气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