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真实、更独立、更开放 丨 www.autoju.com

引言 | 一个让人难忘的七夕节

2023年8月,车聚君在武汉出差,打到一辆以前没见过的出租车――东风风神E70参数图片) 换电版。我们一路聊了很多,师傅用“汉普”也吐槽了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车聚网

刚一上车,发现方向盘上的Logo是英文AEOLUS,而且是变形字,一下没反应出来是什么车,感觉好洋气。师傅说,就是当地产的东风风神E70。这才意识到,这是希腊神话中风神的英文。

师傅说,这是公司新购入的一批车,刚开了一个月。整体评价是:不咋地。

▎第一、续航短。CLTC续航是401km,夏天开空调,实际只能开280km左右,因为表显剩余60km就会报警。如果到冬天,实际续航更少。这样算下来,东风风神E70的夏季续航达成率约82%,冬季应在70%以下。

尴尬的是,师傅每天跑300km左右,刚好比280km多一点。有时快收工了,突然来个大单,这时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那怕你续航再多50km也行啊。”师傅有些恼火。

公开资料显示,风神E70换电出租版轴距2700mm,2023年3月上市,官指价14.98万,采用欣旺达48.46度的磷酸铁锂电池,三电保八年或60万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车聚网

▎第二、费用贵。换电费用是按公里数来收,早7点至晚12点,0.28元/公里;凌晨0点至早上7点,0.20元/公里。换一次电,贵的要70-80元,便宜的也要40-50元。而充电只需要20-30元。

“比充电贵一倍不止。”师傅有些无奈。车聚君现场搜了一下充电价格,当时是晚上7点,电价从0.8-1.24元都有。看来,武汉的充电价格相较于一线城市还是实惠的。

车聚君问,那就赶在晚上12点后去换电?师傅说是啊,大家都这么想,所以得排队;一般排半小时吧,特别堵的时候就没准了。

让人欣慰的是,换电信息倒是挺方便的:通过奥动公司开发的APP,可以看到附近的换电站位置、运营情况、并能用它付费。

▎第三、换电不方便。换电本身确实快,不到5分钟,最快只要一分钟。但问题是,换电经常要等。一是换电站少,二是换电站都比较偏,三是换电站的电池没那么多,四是换上的新电池经常是充不满的,表显只有380km左右。

这样,换一次电只能跑250km,一天换两次才500km。如果早晚各换一次电,电费约120元,折合每公里0.24元/公里,比日系HEV似乎省不了多少。

公开信息显示,当时东风风神联合奥动换电在武汉已布局了28座换电站,比前一年翻了一番,但显然还是不能满足出租车的换电需求,特别是高峰期。

“所以我们觉得还是比亚迪秦EV比较好,充电方便,续航也还可以。”师傅总结。

▎第四、车辆本身质量有待提高。当时师傅用了一个两字形容词,出于对自主品牌的爱护,车聚君就不打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车聚网

师傅的吐槽是:小毛病多。比如减震容易坏,同行不少有维修的了;然后是车轮的钢圈容易坏,有时过个深一点的坑,过去后就坏了。特别是两个人合开的车子,使用频次高,故障率就很明显了。

他们出租车发生故障,维修费都是自己负担。一个减震约1800元,一个钢圈估计也要三四百。他单人开,目前还没碰上,否则一样恼火。

车聚君想给自主品牌挽尊一下,就说E70的空间还挺大。师傅想都没想:现在哪个电车的空间不大?呃,好像也是。然后又注意到,E70后排中间的地台很突出,意识到这是一台油改电车型。

问起收入,师傅说每天的毛收入在400-500元之间。车聚君没多想,直接乘以了30天,感觉月入过万不错了。

师傅急了:不要交公司租金么?不要充电么?每天份子钱是150元,电费少说50元,这样200元就没了。加上吃饭抽烟,一天至少260元固定开销。这样一个月到手才6000元。如果遇到车子有问题,更少了。

而且前提是:一天工作14小时,一个月不休息一天;同时没有养老金,只有基本保险。

“公司的管理费太高了。”师傅感叹,然后陷入了片刻沉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车聚网

车聚君问,能不能自己当个体户跑网约车?这样不用交管理费了。师傅说当然可以啊,但车辆的价格就贵了,同样是这种E70,加上牌照得40万左右。

当然也可以选秦EV,也可以选宝马或奔驰的电车,但无论什么车你必须5年报废,所以大家也不会买太贵的车。

师傅说自己跑了十几年了,这两年越来越难做。主要原因是:卷。因为网约车太多了,私家车都可以干网约车的活。

“连他们开特斯拉的都出来跑单了!” 师傅爆料:“他们专门跑机场和高铁,穿着衬衣,打着领带。小鹏P7也有。更别说燃油车的迈腾卡罗拉雷凌这些了。”

车聚君也吃了一惊。“高知高收入”的特斯拉车主也来抢单,那市场确实太卷了。师傅说见怪不怪了,有一次他还打了一个小鹏P7网约车,司机是正常上班的,晚上吃了饭就跑出来挣零花钱。

车聚君总结,师傅生意不好是不是因为车子不如网约车好?师傅显示不同意。

“他们都是灰色业务!”师傅声调高了些,“没有资质查住了是要罚款的,但是武汉一直没人查,连市场监管局都不管,谁来管?而且各种网约车平台多如牛毛,只要是个像样的车都可以出来接单。最后就变成了低价倾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车聚网

当天正好是七夕节。问师傅是不是今天生意格外好?师傅不置可否,说跨年夜才算好。过了一会儿又说:他老婆已经催他早点收工,回去到外面吃一顿好的。但他没舍得,觉得今天生意会好些。

问他,那他爱人不会失落吗?师傅云淡风轻的说:要赚钱啊,养家不重要么?因为家里还有一个七岁的儿子,刚上小学,正是花钱的时候。

说着,他回忆起以前比较惬意的时光:2019年之前,一天就跑一个班,早上5点干到下午5点,12个小时收入600-700元。现在如果想要这个收入,得跑14小时以上。一直这样跑,一般人根本杠不住。

师傅又说:那些网约车司机也不见得多么赚钱。因为武汉就这么多人,乘客基本不变,司机多了,分到每个人的就少了。而且武汉地铁很发达,地下快挖空了,出行很方便。

“以前,公交车是我们出租车的最大敌人。”师傅继续回忆,“现在是地铁、网约车、私家车,而公交车比我们还惨。最惨的其实是长途汽车,因为顺风车一出来没人坐长途大巴了!”

车聚君问他对行业有什么看法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车聚网

师傅马上回一句:市场乱的很。他接着解释:网约车的价格比出租车低很多,如果统一价格,你看他们有没有生意?听说有的大城市,网约车的价格就是比出租车高,相当于专车性质,你要坐就得承担更高费用。而出租车就不受影响了,毕竟出租车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应该受到基本的保护。

车聚君就问:那您也可以开网约车啊?

他说:不开,价格太低,怕累死。他们起码要跑14小时以上,我不羡慕他们,他们是我们出租车的最大敌人。他们的低价倾销,不公平。而且他们也赚不到什么钱,相当于互相伤害。

按他的理解,这些大平台利用网约车司机的低价,和国家支持的出租车在抢生意,最终受伤的是两拨司机。国家估计也不赚钱,可能是为了保就业。最后谁最赚,就不用说了。

车聚君想了想说:低价倾销确实两边受伤,可是这样对消费者来说算是好事吧?同时开放网约车能增加一些就业,对社会也算是好事呀?

师傅首先认同,站在消费者角度肯定希望价格越低越好,他有时也会打车,完全理解。只是觉得:价格一下低这么多,而且越来越低,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问他有什么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车聚网

他说:第一、希望严格一下网约车的门槛,比如至少三证齐全,即驾驶证、网约车驾驶证、网约车营运证,而且专证专用,不能外借。第二、价格不能低于同水平的出租车价格,可以略高,也可以相同,这样才叫公平竞争。第三、把出租车换的好一点,充电或换电更方便一点。

车聚君觉得,价格管控值得商榷,因为涉嫌价格垄断,充分竞争不是市场经济的一大特征吗?师傅想了一会儿,悠悠的说:要分情况,粮食为什么不放开价格?

他的观点是: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不能完全市场化,至少不能恶性竞争。比如出租车的定价是:起步价10元包2公里,2-10公里单价2元,10公里以上单价3元。而网约车的单价直接就是1.2-1.5元/公里,而且还动不动来一口价,完全跳出了正常定价,这不是倾销吗?

过了一会儿,师傅又回忆起他师傅的幸福时光:那时是1990年代,出租车还是夏利,开手动挡汽车是技术活儿。武汉的的士司机流行找空姐谈对象,因为当时两个职业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差不多。

车聚小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车聚网

这时,车里恰巧放起了90年代的怀旧经典歌。车聚君望出车窗,正好驶在长江二桥上,不远处是汉江的汇入处,江水在两岸的灯光下,波光粼粼。迷人的夜景之下,不知多少人在七夕夜欢聚,又在这个夏夜奔忙。

江风吹过,一切思绪都随江水向东流走。

过江后,很快到了目的地伯明顿球馆,有一位故人在等。车费109元,照例反向抹零,付了师傅110.88元。

希望,每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得到善待。

欢迎加入车聚网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com,并注明“我要入群”。如有投稿、建议、爆料,可发邮件至:tou@auto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