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导弹部署方式有4种,空、潜、发射井和发射车,前三种的士兵每天都是舒舒服服看报纸喝咖啡的度过一天,但第四种车的士兵是最苦命,这些士兵每天都要在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盲无目的的开车转圈,根本不能停下来,只能一直转一直转,

弹道导弹因其对敌方威胁巨大,往往会被敌方作为首要定位清除的目标,所以弹道导弹的发射车是不充许在基地停留的,如果平时发射车都集中在基地中的话,一旦接到核弹来要警报,发射车就要以最快速度冲向四周。这种方式过于依赖弹道导弹预警系统,安全性不高,存在被一锅端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弹道导弹发射车一般采用机动部署的战术,平时一部分车辆在基地内休整维护,一部分在公路上机动值班,一且进入战备状态,才会全部开到公路上进行机动,负责公路上机动值班的导弹发射车就是毫无规律的在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开车转圈,不充许停下来,这套战术是经过科学计算的,目的是确保导弹在核战争的环境下生存,因此既要保证不被敌方定位摧毁,又得保证能及时进行核还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导弹发射车机动路线过于固定,那么则容易让敌方提前算出位置而遭核弹覆盖,如果导弹发射车只是随意在小范围的地区上机动,那就有可能出现,在敌方一枚核弹爆炸范围内有多辆导弹发射车的情况,所以和平时期一辆发射车需要20.8平方公里的机动范围,战备状态下则扩大一倍(为41.6平方公里),面对百万吨TNT当量的核弹爆炸,只要导弹的发射车离爆心在4.8公里以上,就不会被冲击波掀翻。一但发射车接到预警,马上开足马力以15分钟冲刺20公里的速度,尽可能以最短的时间脱离打击区爆心,如果能保证各车间的最小距离大于96公里,那么理论上就需要10枚这样的核弹才能覆盖一辆发射车的机动区域,在这种情况下,摧毁一辆发射车所需要的核弹数量将使对方难以承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射车除保证平时机动的可靠性,自身也要具备极强的生存能力,机动时地盘与地面均留有0.53米的间隙,可将车辆受压减小到大约2.1千克/平方厘米,有效分散核爆炸造成的冲击波,车厢均采用了切尖三角形的剖面结构。通过两侧斜面,可将核冲击波分散。车的两侧有尖棱的穿地桩,可固定在地面上,能在一定距离上承受核爆炸产生的超压而不翻车,从而保证可以展开还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