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萨皇帝梁武帝,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这老哥那真是被佛教洗脑洗成傻子了!

没办法,在中国历史上,也就只有这么一位仁兄,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当,几次三番地出家当和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给大家辟个谣,清朝的顺治皇帝可没出家,事实上,他只是让自己的贴身太监代替自己出家为生罢了,至于他本人不好意思因染上了天花而英年早逝。

好了,话说回来,能够被冠以武帝之名,又从小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男人,真的会对佛教如此痴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武帝的跳反人生

说起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萧衍的谥号,可是梁武帝!

能够用武帝当做谥号,可见萧衍绝对不是花花公子。

而在历史上的萧衍,也确实是一位文武双全的雄主,至少曾经如此。

公元464年,萧衍出生于今天的南京,是兰陵萧氏的子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小靠着过人的天赋以及家族的收藏,萧衍就以多才多艺而闻名,尤其是在文学上颇有造诣,是出了名的才子。

更幸运的是,在萧衍的成长过程中,他的家族也在不断发展,并成功推翻了刘宋政权,建立了南齐。

对,没错,虽然南齐和南梁国号不同,但都是兰陵萧氏所建立的政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的故事就不用多说了。兰陵小史作为传承有序的大家族,在那个乱世中建立的江山,自然要依赖,家族成员巩固。

因此,向来颇有才名的萧衍很快就成为大家公认的后起之秀,在公元484年,当时的竟陵王萧子良就对这个年轻的祖宗,后辈颇为推崇认为以后的萧衍一定是宰执天下的人物

不过让萧子良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后辈,却捅了自己一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493年,齐武帝病重,有不少大臣都觉得萧子良适合继承皇位,可偏偏萧衍却站出来反对,坚决支持皇太孙萧昭业,并最终胜出。

可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成功通过跳反成为朝中新贵后,萧衍又再接再厉继续跳反,这次他的跳反对象是辅政大臣西昌侯萧鸾。

由于萧昭业实在不成器当上皇位后,不仅没有励精图治,反而整天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连大臣也不肯召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情况要是放在太平盛世还没什么,但放在那个乱世这种行为,那就是妥妥地打死了。

不出意外的人家这个皇帝如此废物,于是乎,萧鸾就觉得自己这个皇族重臣,有必要拨乱反正,挽狂澜于既倒了!

要说萧衍的嗅觉真的很灵敏,他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位大佬心中的小九九,于是打蛇随棍上主动给他出主意,帮助萧鸾打击朝中政敌,赐死随王萧子隆,架空崔慧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494年,萧鸾在萧衍的帮助下,先干掉了萧昭业,又废立萧昭文,成功登上了帝位!

当然了,作为优秀的投机人,萧衍可不会甘心给谁当忠臣。萧鸾驾崩之后,萧衍也是依葫芦画瓢,先干掉了被打成萧宝卷,又废掉了萧宝融,成功登上了帝位,建立了南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说在称帝的过程中,萧衍的那些手段属实是有点寒碜,不过应该承认萧衍本人确实是一位相当有能力的君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事上在萧衍继位前后,曾经多次在对北方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有效地为南方争取到了和平发展的时间。

经济上萧衍是那个禽兽频出的乱世中,难得重视民生的皇帝,轻繇薄赋,鼓励农业,一度让南梁有小康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萧衍是一位相当优秀的皇帝,可偏偏后来却成为佛教的狂信徒,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佛教狂信者

后世对梁武帝最大的印象,应该就是这位大哥,那真是信佛迷信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办法,看看梁武帝到底为了佛教做了多少荒唐事吧!

公元519年,据说已经对佛教痴迷成狂,而且大彻大悟的梁武帝在华林园受戒,正式出家为生,给自己取了个法名冠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补充一句,考虑到自己的身份特殊,所以梁武帝还是变通了一下,没有把自己剃成光头。

从这一点上,我们似乎也有理由怀疑这位皇帝对佛教的信仰,好像也没那么虔诚,不然为啥不直接剃了光头,当个真正的出家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了,话说回来,虽然没有变光头,但是梁武帝之后的行为也确实堪称佛教徒的典范了。

在饮食上,梁武帝不再饮酒,也不再碰任何荤腥,每天只吃一顿饭,而且只有糙米饭和一些蔬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难得的是,根据史书记载,从公元519年开始,这位本来可以享受后宫3000佳丽的皇帝,竟然主动断绝了性欲!

真的假的?不好说,但反正史书确实记载,梁武帝的晚年确实几乎没有宠幸过任何妃子。

当然了,作为大梁的皇帝,只是以身作则是不够的,他还让所有人都看到自己的诚心,跟他一块信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早在梁武帝登基之初,他就多次从国库里拿钱,并号召文武百官用来修建佛寺,还举办了多次无遮法会,亲自身着袈裟,登台讲演佛经。

不过以上这些其实都还不算出格,真正让梁武帝饱受诟病的则是梁武帝的出家事件。

公元527年的3月8日,梁武帝可能是大彻大悟了,于是来到了皇宫附近的同泰寺,舍身出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解释一下,其实古代出家当和尚没有大家想得那么美好,和卖身差不多,而且还属于不给卖身钱的那一种。

毕竟入我佛门,怎么能搞得跟卖身一样呢?

好了,话说回来,在得知皇帝出家的消息后,朝堂上那真是炸了锅,于是大家赶紧跑到寺庙里,好说歹说把梁武帝给请了出来,就这样,梁武帝结束了自己第一次为期三天的出家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他好像上瘾一样,对出家这件事乐不彼此。

公元592年9月15日,梁武帝又一次来到了同泰寺参加法会,和高僧们谈论佛法和百姓们讲述佛理,然后讲着讲着,梁武帝就起了兴致,当场穿上了袈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知此事后,大臣们也是很无奈,又一次跑到寺庙里,恭请皇帝出山。

和上一次一样,梁武帝还是回来了,只不过这一次,大臣们为了赎回皇帝给这家寺庙捐了一亿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梁武帝又先后两次跑到寺庙里出家,不用问都还是老套路,群臣们集体跑到寺庙里,拿着天价的钱财送给和尚,以此来恭请皇帝回山。

就这样前后折腾了四次,为了迎回皇帝,总共花掉了四亿钱。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用来赎回皇帝的私有钱中只有一亿是从国库里掏的,另外三亿都是大臣们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而自掏腰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所谓上行下效,在皇帝如此迷恋佛法的加持下,南梁的佛教发展规模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截至侯景之乱爆发前夕,光是官方统计的在册僧尼就已经突破了上百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最讽刺的是,梁武帝这位所谓的菩萨皇帝,最后却在受困于侯景乱军时,因被和尚拒之门外而活活饿死!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人总是将梁武帝列为佞佛典型。

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底是谁算计谁?

于是总是批评梁武帝重信佛教,以至于把自己搞得国破家亡,但是认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梁武帝好像也不是智商欠费的主啊!

事实上,梁武帝和佛教之间的影响是双向奔赴的,绝对不是单向输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我们要注意,梁武帝不仅是佛教的信徒,而且还是一位佛教理论的集大成者,简单来说,当年梁武帝登台讲演的那些佛法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说儒释道三教同源说,就是梁武帝最先提出来的,也就是说,梁武帝其实一直在努力构建研讨不同于以往的佛教理论体系。

其次,自从梁武帝出家当和尚后,由于皇帝身份的bug加持,所以梁武帝一度实现了真正的政教合一,既是南梁的最高世俗君主,也是佛门中地位最高的僧侣,然后那些和尚就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梁武帝之前,中国的和尚是可以喝酒吃肉的,所谓的荤腥,指的也只是如蒜,韭菜,姜葱这些刺激味比较大的食物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梁武帝就来了,以身作则,要求僧人们不得沾碰一点荤腥吃肉喝酒,更是通通被打成了违禁事件。

继而,梁武帝又成功在此基础上,推广用面粉这些素食来代替用牛羊祭祀。

可以说,正是梁武帝的乱入,使得中国的佛门中人多了很多戒律的管辖,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后来那些和尚会不会巴不得梁武帝饿死,毕竟谁让你让我们不能吃肉喝酒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几次出家,除了最后一次是梁武帝从国库里拿钱外,前两次的钱都是由群臣们募捐的。这也让人不得不怀疑梁武帝到底是借出家表示虔诚呢,还是借此从大神手上刮钱呢?

只不过,不管梁武帝当初到底想要做什么,但他的路子到底选错了宗教的泛滥,对国家而言终究是弊大于利的。

对此,北方的周武帝倒是交出了一份相当不错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