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年,嘉靖下令处死严嵩的独子严世蕃,并抄了严家。谁知,当抄家官员打开严家的库房,都吓傻了:这严家比皇帝还要富有啊!

嘉靖大发雷霆,没收了严家的全部财产,曾经富可敌国的严嵩,如今家破人亡、只能流落街头,靠捡拾坟地里的贡品为生。

两年后,88岁的严嵩穷困而死。

临死前,严嵩眼含热泪,痴痴望着京城的方向,喃喃道:“平生报国惟忠赤,身死从人说是非。”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严嵩依旧没有想明白:自己明明是个忠臣,为什么会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奇葩皇帝朝朝有,明朝朱家尤其多。

明朝不仅有旷工30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还有不爱江山、只爱木工的天启皇帝,更有既爱江山、又爱炼丹的嘉靖皇帝。

更奇葩的是,嘉靖在位45年,有27年的时间都在修仙问道、寻求长生不老,可他手里的皇权一点也没旁落,诸事不问是他,杀伐决断还是他。

而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局面,得归功于一个人,这个人,便是严嵩。作为历史上最难伺候的皇帝之一,嘉靖手下的“内阁首辅”,实在是不好当。

嘉靖前后换了23位首辅、平均每2年就要换一个,任职最短的顾鼎臣只干了不到一个月,可严嵩却在这个高危岗位上干了整整20年。

在嘉靖眼中,严嵩是个“忠君体国”、“勤勉练达”的忠臣、能臣,可在同僚和后世文人眼中,严嵩除了会拍马屁、几乎一无是处。

清代张廷玉在编修《明史》时,更是毫不客气地将严嵩归入《奸臣传》,并将其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首”。

严嵩,为什么会表现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他是怎么上位的?又为何会落得一个凄凉的下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洁身自好的严嵩

严嵩,出生于江西袁州府的一个读书人之家。自出生的那一天起,就被父亲严淮赋予了一个神圣的使命。

严淮为科举准备了一辈子,结果连个秀才也没考上,所以,备受打击的严淮就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身上。

严嵩果然不负所望,他三岁就能写字,六岁就能背诵四书五经,八岁就考上了童生,正式成了科举队伍中的一员。

1495年,严淮终于等到了儿子进京赶考的那一天。

谁知,严嵩前脚刚踏出家门,严淮就毫无预兆地病死了,没办法,按照大明礼制,严嵩只好暂停科考,在家守孝三年。

守孝期满后,严嵩带着父亲的遗愿和满腔的抱负,再战科考,终于高中进士、入选翰林,这一年,严嵩只有25岁。

年少才高、志向远大,此时的严嵩,俨如大明帝国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前途一片光明,然而,不久后,仕途正好的严嵩却做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举动。

1509年,严嵩的母亲病逝,他借着“丁忧”的机会,毅然决定辞官归隐,在给上司的辞职信中,他直言不讳、大发感慨道:“奸人当道,在下不堪与之为伍。”

严嵩信中的“奸人”,指的就是当时把持朝政的大太监刘瑾、钱宁、江彬等人,为了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立场,严嵩铁骨铮铮,宁愿弃官不做。

严嵩说到做到,他在家乡一待,就是十年。

在这十年里,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渐渐地,严嵩的才名和德行被人们熟知,机会就这么不经意间降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516年,时任内阁首辅的杨廷和主动向严嵩抛来橄榄枝、盛情邀请他出来做官,严嵩欣然应往,在南京担任翰林院侍读。

两年后,严嵩奉命去广西办理公务,谁知,刚到江西,就赶上了宁王叛乱,公职在身的严嵩顿时被吓得魂飞魄散,于是,撇下公务、一溜烟跑回了老家。

在严嵩跌宕起伏的一生中,杨廷和算是赏识他的第一个贵人,可惜,严嵩时运不济,没能抓住这次机会。

1521年,年已41岁的严嵩,又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个贵人,翰林学士、老乡兼好友桂萼。

桂萼因在“大礼议事件”中出力甚多,颇受嘉靖皇帝的信任,为了培养自己的势力,桂萼将赋闲在家三年的严嵩,调任回京,担任国子监祭酒。

这之后,严嵩的仕途进入了快车道,他先是升任正三品礼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后升任正二品礼部尚书。

更锦上添花的是,此时的严嵩又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三个贵人,大明第十一任皇帝嘉靖。

1538年,嘉靖在追任亲生父亲兴献王为皇帝后,又提出要将兴献王的牌位抬进太庙。这个提议一出,朝堂上下顿时反对声一片:一个从来没有做过皇帝的人,怎么能称宗祔庙呢?这不是乱了祖制吗?

严嵩精通礼制,自然也在反对之列。嘉靖皇帝大怒,只好拿出杀手锏,将带头反对者全部下狱削官。

棍棒之下,严嵩当即痛改前非,挥笔写下了《庆云颂》和《大礼告成颂》两篇奏疏,成了嘉靖皇帝的坚定支持者。

这件事,成了严嵩政治生涯中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

从此,严嵩改弦更张,放弃了所有的操守和原则,一心媚上取宠,从一个“能臣”变成了“宠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祸国殃民的严嵩

这一年,严嵩已经58岁了。

为了加倍讨好嘉靖,已过天命之年的严嵩又开始在家苦练青词。

所谓青词,就是嘉靖帝在礼拜道教神仙时,写给列位上仙的“奏疏”。由于嘉靖对青词的要求极高,所以,很多大臣即便满腹经纶,也达不到皇帝的要求。

可严嵩在苦练之后,却能将青词写得清新脱俗、荡气回肠,嘉靖对他的恩宠更胜从前,人们也因此讥讽他为“青词宰相”。

这之后,严嵩又遇到了人生中的第四个贵人,内阁首辅夏言。

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在官场上当了大半辈子小透明的严嵩,比任何人都深刻地明白这个道理。

眼下,他虽然圣眷正浓,但是否能升职加薪,还得内阁首辅夏言说了算。于是,严嵩又开始对比自己小两岁的夏言,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

有一次,严嵩专门为夏言举办了一场宴席,结果左等右等也不见夏首辅来,严嵩只得亲自到夏言府中去请。

结果,夏言就是躲着不肯露面,一大把年纪的严嵩不仅不恼,反而当着众宾客的面,对夏言的座位行跪拜大礼,之后才入席开宴。

夏言听说后感动不已,当即放下戒心,把严嵩当成了自己的心腹和重点提拔对象。

严嵩表面上感恩戴德,背地里却酝酿着一个阴险的计划:他如果想从六部,进入大明的权力中枢内阁,就必须扳倒内阁首辅夏言。

在切身利益面前,严嵩没有片刻的犹豫,就做出了决定。曾经的屠龙少年,如今,已成了恶龙本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542年六月的一天,严嵩正跪在大殿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嘉靖哭诉:“夏言独断专行欺负老臣,望陛下做主,严惩夏言。”

嘉靖深谙帝王之术,比起大臣们的团结,他更愿意看到大臣们内斗,于是,嘉靖只微闭双眼修道,并不接严嵩的话。

严嵩见状,立即话锋一转,愤愤地说:“夏言他欺负老臣不要紧,但是他还藐视陛下您,他扔掉了您御赐的香叶冠。”

闻听此言,嘉靖立即大发雷霆。

原来,嘉靖为了表现自己信教的虔诚,不仅将头上的皇冠改成了道士的香叶冠,还另做了五顶香叶冠,赐给了夏言、严嵩等几位最亲近的大臣。

严嵩对皇帝的赏赐感激涕零,不仅上朝必戴,还特意在冠上罩了一层青纱,以示珍重。

这几人中,唯有夏言从来不戴。一向自负的嘉靖,竟然被大臣嫌弃了,一颗仇恨的种子就这么埋下了。

严嵩成功点燃了嘉靖心中的怒火,嘉靖立即亲写敕令,历数夏言“把持言路、轻慢君上”等多条罪状,夏言甚至来不及为自己辩解,就被罢职为民,赶回了老家。

两个月后,63岁的严嵩,终于梦想成真,以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的身份,成功入主内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严嵩的好日子仅仅过了三年,怒气渐消的嘉靖又想起夏言的好处来,1545年12月,夏言突然被召回京城,并官复原职。

夏言重登首辅之位,自然对陷害过自己的严嵩,没有好脸色。严嵩在内阁里举步维艰,他手下的党羽也大受牵连。

夏言此人,品行刚正不阿、为官清正廉洁,可他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清高,他不仅看不上嘉靖的修仙大业,更看不上嘉靖身边那些逢迎取宠的亲信和宦官。

这些全被严嵩看在眼里,他要利用这一点,彻底打败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