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近来,中国海军出动航空母舰和3艘055型驱逐舰在内的31艘军舰在南海1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举行大规模演习,而美国海军也在计划出动航空母舰以及2.5万名军人举行一场跨越17个时区的超大规模军事演习,双方都对对方的演习保持着高度关注,双方的演习目的无非在为中美可能的军事冲突做准备,因为谁也不敢担保中美是否可能爆发从小规模战斗到大规模海空战役的军事冲突,那参与演习的这两支航空母舰部队效能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美国航空母舰的甲板设置

说到航空母舰效能,就要先说美国海军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全甲板攻击理论,这个理论核心是尽量增加飞行甲板停机数,尽快放飞最多的飞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域形成数量优势,其实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二战期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都是把航母集中起来使用,战后的局部战争也莫不如此,美国海军在现代航母设计同样全面贯彻全甲板攻击理论,不断优化航母布局来提高舰载机出动数量,理论舰载机数量越多,航母战斗力就越强,而舰载机越重,载弹量、作战半径、雷达距离就越大,

所以航母越大,出动飞机的数量和重量也越大,美国航母舰载机包括48架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4架E-2C“鹰眼”预警机、4架E/A-18G电子战飞机、16架“黑鹰"直升机,美国航母飞行甲板较长、较宽,停机区加上斜角甲板右侧可以停放40余架舰载机,停放的飞机数量等于起飞的飞机数量,左舷3号或4号弹射器弹射时,舰首全部可停放飞机,使用舰首左舷2号弹射器时,舰首右舷、左舷也均可停放飞机,共拥有51个甲板停机位,停机区设置若干个加油和挂弹作业区,返回的飞机在甲板上就可完成各种补给,减少了再次出动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航母飞行甲板上装有4台弹射器,可同时弹射3架飞机,但斜角甲板的2台弹射器除非极特殊情况不使用,这是因为一来如果使用斜角甲板起飞,如果有飞机紧急着舰可能撞上,二来4台弹射器全部运行影响到航母蒸汽锅炉压力,每弹射一架飞机航行速度下降0.4~1节航速,连续弹射8架会降低5节,弹射8架飞机后就要等半小时恢复蒸汽压力才能再次弹射,为了与护航编队稳定航速,通常只用2台弹射器,高峰时可间隔用第3台弹射器,另1台始终保持备用状态,只在极特殊情况下才会短时间使用全部弹射器,

二:中国航空母舰的甲板设置

辽宁号、山东号航母是滑跃起飞-拦阻降落型航母,舰首35米处有一个全长60来米的滑跃甲板,和美国的弹射起飞-拦阻降落型航母相比主要差距在单波次放飞数量和连续放飞能力,“辽宁”号甲板和舰岛的比例是“尼米兹”级航母的三倍,在寸土寸金的飞行甲板上占用了2架飞机的空间,舰桥侧面太靠近斜角甲板,使不充裕的空间更加局促,山东号航母的总体布局和尺寸与“辽宁”号基本相同,舰桥比“辽宁”小一点,飞行甲板甲板面积有所扩大,增加了停机区,但飞行甲板面积不足的弱点仍没得到有效解决,辽宁号、山东号航母短滑跃跑道起飞时极限停机数量为25架,舰桥侧面只能停放5~6架飞机,飞机起飞前要测试发动机,由于舰岛侧的飞机不能测试发动机,所以不能起飞,只有等第一波飞机起飞后才可拖至测试机位测试发动机,如果需要使用长起飞位,短起飞位和长起飞位之间也无法停放飞机,只使用2个短起飞位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能够在斜角甲板增加5架待用机,但长起飞位就没法用,如果遇到舰载机发动机故障或油料告罄等紧急迫降情况下,需要极短时间用移机或起飞方式清空斜角甲板,如果是美国航母可以利用3号、4号弹射器放飞,而辽宁号则却无法利用3号起飞位,除非把舰首的飞机移走,如果要清空着舰甲板,甲板上只能停发9架飞机,还有5架需要进行长距离调转,如使用2号、3号起飞位,而1号起飞位停放飞机,那么只有一条跑道可以使用,而且1号起飞位起飞的舰载机起飞需开加力,油耗太大,用于防空勉强,但对地/对海攻击则续航时间不会太长,位于斜角甲板的3号起飞位是重载起飞点,但着舰时必须清空,长起飞点两侧可以停放5架飞机,拦阻索位置可停放4~5架,待飞飞机数量比2个短起飞点的总数还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滑跃起飞航母所有飞机都要从舰首起飞,辽宁号航母有两个宽度不大的起飞位,舰首105米处的2号起飞位之后90米处是距舰首195米的3号起飞位,如果同时采用3个起飞点,其中2个是纵向重叠的,飞机脱离甲板的位置在滑跃甲板前端中央,起飞点到脱离点的重合使这3条滑跃道相互影响尽管理论上可以同时起飞3架飞机,但实际上为了保证作战半径和载弹量,飞机只能用3号起飞位,如果2号起飞位的飞机不起飞,3号起飞位的飞机也无法起飞,3号起飞位飞机准备升空时,2号起飞位不能停放飞机,所以实际上一次只能放飞一架,而美国航母可以同时放飞两架,而且起飞作业占据了面积较大飞行甲板,压缩了停机区,只要有起飞任务,前甲板停机区就完全无法利用,进而严重影响一个波次舰载机数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美式航母在甲板上基本机翼全折叠以最大限度增加载机量,但歼-15重型战斗机长22.28米,全翼展15米,折叠后宽8.4米,2架之间间隔为1米,这对甲板面积要求高,调度的回转半径要求也大,要消耗更多时间,战斗机在转换为全翼展状态时,几乎所有停放的飞机都要移位,也要消耗相当多时间,为了缩短整备时间提高效率,可以采用交替展开机翼布列或半折翼布列,这种布列方式减少了停机数,而且机翼只能挂载轻型的武器,但基本不用移动飞机就可完成挂弹、加油等工作,歼-15战斗机折叠后的翼展比苏-33战斗机长一米,就是为了能在固定机翼部分挂载更多的重型武器。

二:美国航空母舰的出击效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台弹射器起飞甲板上全部的51架飞机需要45分钟,3台弹射器需要34分钟。以2台弹射器为标准,一架飞机从机库牵引至升降机需要4~5分钟,提升到飞行甲板需要1分钟,从升降机牵引到甲板需要3分钟,飞机进入起飞位置时间要由甲板调度决定,平均3分钟左右,启动发动机需要1分钟,飞机固定在弹射器和升起折流板需要1分钟,弹射间隔为30~45秒,同时使用两部弹射器间隔时间还需增加10~15秒,平均每架要1分钟至1分15秒,出动一个20架飞机的攻击波需要25分钟,

美国F/A-18战斗机以650~700千米为作战半径时留空时间是2小时,其中起飞和着舰需要10分钟,正常往返时间为1小时20分钟,在战区的飞行时间是20分钟,如果作战半径为370千米,在战区的时间飞行是1小时,F/A-18战斗机挂载一个副油箱就可以飞行2小时(总航程1700千米),由于每架返回飞机从进入航线到着舰到清空跑道需要3~4分钟,平均着舰间隔45秒,20架飞机需要80-100分钟,没有任何飞机有这么多余油,所以正常一波次只有8~9架,起飞和着舰时间分别为11和23分钟,8架以上起飞和着舰时间必须有阶梯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2小时飞行时间计算,首个架次准备时间约2.7~3小时,飞行2小时后返回后再次起飞要1.5小时准备,其中拆下弹药要5分钟,固定要30秒,加油需要14分钟(同时挂载2枚炸弹9分钟),冲氧补氨要5分钟,弹药检查要30秒,2个飞行架次共需要10个小时,之后飞机要进行检查,战时检查3~4小时后就可再次起飞,不计算飞行员疲劳状况下,每日可起飞4次,在更换飞行员或压缩准备时间的极限下可以达7~8架次/日,也就是说“尼米兹”级航母正常日出动是120架次,舰上保障能力可维持23天,高强度日出动可达230架次,但只能维持2天,理论上在7至8昼夜高强度作战中可以出动上千架次,包括600架次F/A-18E/F战斗机,实际在海湾战争这种高烈度作战中,每艘航母每天也只出动60架次,

四:中国航空母舰的的出击效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辽宁号航母可装载24架歼-15战斗机,12架直-18直升机和2架直-9C直升机,歼-15战斗机是重型远程战斗机,续航里程可达2300千米,留空时间达3小时,但飞行准备时间也长,比F/A-18E/F战斗机要多0.5小时,2个飞行架次共需要14小时,加上维护检查4小时,剩余时间只够再出动1次,以每波次出动4架飞行3小时计算,持续维持空中巡逻需要32架次(8个波次),按照80%完好率标准,可用数量为19架,如果留3架备用,能参与出击的只有16架,另外,起飞前飞机都要展开机翼挂弹,后甲板不能排得太紧密,至少要减少1~2架,所以第一波只有14~15架,所有歼-15战斗机须由拖车拖到起飞点,而拖车路线因重合互有干扰,只能先后作业,从拖曳到就位,再到起飞需时6分钟以上,三个起飞点要分成5个批次先后放飞,1号和3号起飞点的,起飞不能有丝毫差错,全部起飞完毕需30分钟以上,放飞效率比“尼米兹”级航母差一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局部冲突持续时间从3-4天到6~8天不等,如果辽宁号航母持续日起飞量为40架次,极限为60架次,在5至6昼夜能出动350架次,可以在4~5天内拦截12~14个4~6架战机组成的机群,按照全甲板攻击理论,如果发现敌方航母就应倾尽全力攻击,一昼夜决胜负。理论上“山东号"航母一昼夜最多可同时出动12架战斗机实施攻击,其中4架执行护航任务,剩下8架各配备4枚反舰导弹和自卫空空导弹,共计32枚反舰导弹,

在穿破过程中因为要躲避美机4架在空中巡逻战斗机拦截,最终可能只有两架能发射反舰导弹,8枚反舰导弹穿破航母防御圈的概率都不超过50%-80%,击中美国航母的概率可能是3%-5%,如果是“尼米兹”级航母发动攻击,最多可以出动34架,其中8架负责掩护,16架突击,即便受到拦截,也能确保齐射16至32枚反舰导弹,“山东号"航母被击中概率可能达到15%~20%,一昼夜多次受到攻击的话被击中的概率达到30%-35%,1艘“尼米兹"级航母可以出动32架飞机实施最多10轮打击,完成任务的效率为20%~23%。“山东号"航母预期效率为7%一10%。

五:中美海军航母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6年,美国海军派遣2个航母打击群在中国附近海域进行威胁,这是中美最可能爆发大规模冲突的时期,中国军队也体会到航母的巨大威胁,从此把反介入发展重点。美国如果从西太对中国进行打击,首先需要通过卫星和电子侦察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电子设备出现的时间、地点和频率,从而判断中国各部队动向,部署在日本西南诸岛,韩国济州岛以南、菲律宾巴士海峡以西的电子侦察机和电子侦察船对中国的南部战区通信节点、雷达.电子设备进行定位监视,监听中国机场飞机起降指挥的无线电信号,预警机部署在西太平洋监视中国海岸线以内上百千米的数百个目标,预警机前方部署4~8架从冲绳出动的F-15或F/A-22战斗机护航。如果日本禁止美军使用冲绳空军基地,则由出动F/A-18E/F战斗机进行掩护,为避免中国根据F/A-18E/F战斗机的位置和航程推算出航母活动海域,F/A-18E/F战斗机会在从关岛出发的加油机支援下距离航母500~900千米远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美国决定开战,那么使用B-2轰炸机破坏中国防空作战体系,中国最重要的战役节点是空中预警指挥机,其巡逻位置将位于海峡南北两端200千米外的大陆海岸线附近,美军F22战斗机可能从正面对预警机发起突袭。一旦预警机被击落或被迫后撤,中国军队打击效能将大大下降,对地攻击时除航母舰载机部队,关岛的战略轰炸机、核潜艇和航母打击群中的护航舰也能发动巡航导弹打击,攻击发起位置可选择在琉球群岛东部海域以规避中国的预警和远程拦截,要遏制美军进攻,中国必须主动出击重创美军的战役进攻力量,为此,中国在日本以南至菲律宾以东海域建立由侦察卫星、海洋卫星、电子侦察卫星、无人机,天波雷达和电子侦察站组成的战役侦察监视系统,通过天波雷达保持对美航母打击群的间断跟踪,美军海空行动的无线电进行通信联系可以通过持续不断的电子侦察活动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防御美军,中国军队会在黄海南部、东海中部和巴士海峡部署防空驱逐舰编队,作为第一岛链前沿预警平台,与在后方预警机一起构成海空警报网,发现美军战机就以大陆各个机场起飞的战斗机分赴不同空域拦截,只要突破美军护航战斗机,就足以迫使攻击机群放弃攻击,美国航母打击群放飞、回收攻击机群时是其防御最薄弱的时候,航母打击群必须在接近大陆700公里的海域持续作业,中国派出由侦察机,战斗机组成的机群海峡两端进入西太平洋海域搜索美航母打击群,一旦发现就召唤反舰弹道导弹部队,并引导攻击型核潜艇保持跟踪,如果用数学模型分析,美国航母综合作战效能是0.35,中国辽宁号、山东号航母是0.27,因为战力有限,基本无法正面与美军航母抗衡,不过中国也不会用辽宁号、山东号航母去和美国航母交手,和美国航母交手的是东风系列导弹,辽宁号、山东号航母要收拾的是失去航母的水面舰艇编队,摧毁一个水面舰艇编队只需派出4~6架战机摧毁概率就接近90%。

六:结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航母作战能力取决于飞机出动架次和载机数量,美国航母搭载80多架飞机,而“山东号"航母也就40架左右,数量了一倍,但扣除制空巡逻飞机后,最多也只能凑出3~6架可用于打击任务,“山东号"航母只能摧毁600千米内不超过2~3个点目标,“尼米兹”级航母则可以摧毁800千米内25-40个点目标,打击能力差距远远超过一倍,如果是在中等强度威胁环境下维持2个空中巡逻编队,就要全部战斗机都用于自卫警戒,根本没有余力执行攻击,而美国航母扣除空中巡逻编队后仍有足量的战斗机用于攻击,从尼米兹”级和“辽宁”号对可以看出“尼米兹”级的航空运用优势很大,效率优势明显,所以中国也朝大吨位、弹射器、核动力方向发展航母,需继续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