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为《品读》2024年第6期内容

很多人都愿意获得他人的一些忠告,并且热衷于寻找无处不在的道理:书、TED演讲、生活顾问、网络媒体、甚至出租车司机的几句睿智话语……而我,则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智慧来源——看讣告。之所以会有这一“阅读爱好”,是因为我深受法国艺术家麦拉·卡尔曼的影响。卡尔曼在几十年前就有看讣告的习惯,她说:“在每天的早晨,一天生活即将开始之际,我都习惯于看几眼报纸上的讣告,这样做能让我更清楚何为生活真谛。”

最近,我学会了怎样在自媒体发布作品之后,便开始分享从讣告里学到的人生经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玛琳·维沃女士是一位医生、一个母亲,同时也是一位成功人士,而她的讣告上写的都是自己生活中的小细节,比如:“玛琳身高1.8米,她喜爱每一只流浪动物,风趣至极,慷慨成瘾——如果你跟她说喜欢上了一件东西,她看到以后就会买来送给你,不管多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还见到过一些讣告,上面记录了主人公一些人生中的“败笔”:遇到过灾难,遭受过失败,还有人因选择失误而离婚,甚至有人染上过毒瘾以至于众叛亲离。而这些讣告的后面,却几乎都记录了他们人生新的一页——有的幸福再婚,有的东山再起,有的戒掉毒瘾后重获新生……总之,不能以一时之成败论英雄。

20世纪50年代,俄克拉荷巴州有一位杰瑞·塔勃,少年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瘫痪,他的讣告极为打动人心:“在杰瑞七十多年的人生中,疾病一再地打击着他,晚年时胸部以下已毫无知觉。你认为他会因为疾病而坐等救济、怨天尤人甚至嫉妒别人的行走自如吗?不,杰瑞从没有倒下过,他将生活中的每一刻都看作是上天的恩赐,一直都在努力,日复一日。”事实也如此:杰瑞·塔勃精彩的故事很多,他曾经在法学院读书,也获得了美好爱情……

居德克萨斯州、享年84岁的雷妮·考伦女士,对待不如意之事总是一笑了之。她的去世,对于家人来说是个沉重打击,其爱子在讣告中说,雷妮·考伦曾尝尽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这位出生在一个犹太与墨西哥混血家庭、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女士,走南闯北,做过不少生意,但都不幸破产;当她坠入爱河并与那个男人结婚后,也没有得到幸福。处处失意的雷妮却是个乐天派,从未抱怨过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她的儿子在讣告中说:“我们永远爱你。”

有的人疾病缠身,最终留在人们记忆当中的却是他们不被命运打败的精神,和奉献给世界的快乐。埃德娜·杜布克女士晚年时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行为失常,但在家人为她写的讣告中,都是她生前有趣的一面:“她把糖藏在口袋里,然后到处找;她有一副非常好的假牙,却不知忘在了何处;她和见到的每个人说笑,时常笑到尿湿裤子;她以前学过法语,说话时总会加上几个法语单词;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音乐响起,她就一定会跳起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位即使面临痛苦也一直保持真诚的母亲,当儿子科迪·霍兰德死于车祸后,她在讣告中写道:“科迪·霍兰德于2020年离开了我们,因为他酒驾,而且没有系安全带!记住,千万不要酒驾!必须系上安全带!”这个讣告有“揭短”之嫌,因而引起了一些人的异议。而这位母亲说,霍兰德爱他的亲朋好友,爱他的卡车、摩托车、小动物,他也深受亲朋好友的喜爱。但是回忆一个人,如果逃避令人痛心的那一部分,就不是真诚的回忆。人非圣贤,没有谁能保证一生中从不犯错。所以,无需用洗白一个人的方式来表达尊敬。她这样写,是为了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还有一位艾达·基林女士,她的讣告是这样写的:艾达·基林女士在67岁时,因意外事故失去了丈夫和两个儿子,她几近崩溃。一天在女儿的鼓励下,她参加了一场5公里长跑活动,并且跑得很卖力——她感觉自己如同是从一个阴暗的黑洞中寻找阳光一样向前奔跑着,从此爱上了跑步并且坚持了几十年。去世时,艾达·基林女士享年106岁。

克服艰难困苦,并不仅仅是超级英雄才能做到。对于一个人印象最深而且记得住的,往往不是他们财富的多寡,也不是他们有多高的地位,而是生活中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这些小事,能够给后来人的生活增添深度,增添奇趣和快乐,并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作者:[美国]玛丽·麦克格瑞卫

译:孙开元

责编:张子晴 / 校对:秦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