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和《濮阳日报》的写作缘

翟俊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8年,师范毕业的我,踏入了教育的殿堂,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那时起,我与《濮阳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份缘分不仅丰富了我的教学生涯,更点燃了我对写作的热爱。

我所在的办公室隔壁,便是学校的图书室。这“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理优势,让我能轻松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杂志和报纸。而《濮阳日报·教育专刊》,更是成为我每周的期待。那里汇聚了关于教育前沿的文章,让我在教育领域有了更广阔的视野。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教育的理解和感悟也在不断深化。看着《濮阳日报》上的文章,我逐渐产生了投稿的冲动。2000年,我的一篇文章《不一样的举手》,终于在《濮阳日报·教育专刊》发表。那天,王兆京校长见到我时夸赞道:“俊霞,你的文章写得真好啊。引导学生的方法也很独特,让不会的学生举左手、会的学生举右手。”在他的一番夸赞后,我才明白,原来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濮阳日报社投稿的一篇文章竟然发表了。那一刻,我内心的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遗憾的是,当时的我没有保存那份报纸,让那份珍贵的回忆遗失在了时光的长河中。

然而,这并没有打击我对写作的热情。相反,首次投稿的顺利点燃了我的写作热情。自从那篇文章发表后,我对写作的热情如燎原之火,一发不可收。我不断向《濮阳日报》投稿,希望能够留下更多的印记。如今粗略统计,我在《濮阳日报》上发表的文章已有30多篇,还收到了报社发来的稿费。这些稿费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回报,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这种认可和鼓励,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写作信念,也让我更有信心迈向更高的目标。

如今,我仍然在写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我喜欢用文字来记录生活的美好,喜欢用文字来传递教育的温暖和力量。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源于《濮阳日报》的点燃和那份遗失在时光中的首次发表文章的报纸。它们是我写作之路的起点,也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除了投稿自己的作品,我还积极投稿学生的作品。看着学生们在《濮阳日报·教育专刊》上发表的40多篇文章,我深感骄傲和自豪。这不仅证明了学生们的才华和努力,也体现了我作为教师对学生们教育的付出和成效。

《濮阳日报》不仅为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更给予了我写作的信心和动力。在这里,我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也见证了学生们在文学道路上的成长。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在《濮阳日报》上留下更多的印记,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港跨境电商杯——我与濮报情缘”

有奖征文启事

40年筚路蓝缕,40年春华秋实;

40年砥砺奋进,40年岁月如歌。

今年10月1日,《濮阳日报》将迎来创刊40周年华诞。

40年来,《濮阳日报》根植于龙都沃土,在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亲切关怀、滋润呵护下,在一代又一代濮报人呕心沥血、接续奋斗下,为濮阳人民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赞歌。

40年来,逾万期《濮阳日报》,不仅渗透着一代代濮报人的心血与汗水,也蕴含着社会各界及广大通讯员一如既往对《濮阳日报》的关心、关怀和支持、帮助。

四十而不惑,忆往昔峥嵘岁月稠。40年来,尘封在与人等高、渐次发黄的《濮阳日报》合订本内外的往事、故事很多很多。值《濮阳日报》即将迎来40岁生日之际,不妨让我们重新打开记忆的闸门,将各自与《濮阳日报》的情缘与故事弹唱出来,共同汇成一首喜庆《濮阳日报》40岁生日之歌。

承蒙深港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厚爱和鼎力支持,濮阳日报社编委会决定自即日起到10月份,在《濮阳日报》三版开设“深港跨境电商杯——我与濮报情缘”有奖征文栏目,陆续编发社会各界人士、广大通讯员及包括目前仍在岗的历代濮报人,精心撰写的与《濮阳日报》相关的故事性文章,字数一般控制在1500字以内。濮阳网公众号和濮阳早报公众号同步推送。

征文共设一等奖2件,奖金各1500元;二等奖5件,奖金各1000元;三等奖12件,奖金各500元,并颁发获奖证书。

征文请以DOC文档形式传送至濮阳日报社总编室邮箱:pyrb@163.com,并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明“有奖征文”字样,在稿件标题下方标明姓名,在文尾处标明通信地址、联系电话。

濮阳日报社总编室联系电话:8990711。

欢迎大家踊跃赐稿!

濮阳日报社编委会

2024年4月2日

来源:《濮阳日报》

编辑:刘思扬

初审:王晖

终审:史瑞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