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昊阳

在2004年的美国大选中,《华氏911》是一部意义非凡的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氏911》(2014)

表面上来看,电影从质疑小布什在2000年大选中的当选合法性开始,揭露布什家族如何通过熟人詹姆斯·贝斯的中介与本·拉登家族勾结,伊拉克战争的目的不过是为了石油资源和小布什自己的利益,将小布什塑造成站在美国人民对立面的反派角色,对在战争中失去儿子的父母寄予无限关怀和同情,是一部为美国人民请愿的纪录片。

但是,这部于大选年诞生,并获得57届戛纳金棕榈奖的纪录片只有一个真正主旨,在一位心碎的母亲倾诉丧子之痛后,她深情读起士兵寄回的家信,其中有一句话:「老实说,我真的希望他们不要让那个傻瓜连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充满戏剧性的布什对戈尔之战中的棋差一着,民主党为2004年的美国大选准备的候选人是曾获得三枚紫心勋章的约翰·克里,与服役期间有空缺记录的小布什恰好形成对比。

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后,美国选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明显增加,国家安全和伊拉克战争是这次大选中民众最关注的焦点,而两党的核心宣传方向分别是,共和党的继续「反恐」和民主党的从伊拉克撤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民主党的拥趸,好莱坞一众导演和明星从2004年初就开始为民主党献金及拉票,在亿万富豪罗恩·伯克尔的比弗利山庄豪宅中举行的一次竞选活动就从好莱坞与会者那里筹集了300万美元的竞选资金。小布什的竞选发言人史蒂夫·施密特一度表示:「某些好莱坞募捐活动的恨意和刻薄足以让迈克尔·摩尔脸红」。

好莱坞明星在这一年一共献上十支反对布什的广告,出现的熟面孔包括斯嘉丽·约翰逊、马特·达蒙和马丁·辛。反对布什的独立电影也不只有《华氏911》一部,斯派克·李的《她恨我》和约翰·塞尔斯的《惊爆银色选战》同样直接攻击了布什政府的关系户和竞选黑幕,《华氏911》只是因迈克尔·摩尔之名成为了最著名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恨我》(2004)

迈克尔·摩尔毫不避讳自己的政治意图,他不喜欢民主党候选人克里,但他更希望「布什先生从白宫中搬出去」,他衷心期待自己的纪录片能对大选结果产生影响。尽管《华氏911》大约获得两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在商业上可谓惊人的成功,但对大选的影响肯定不如「快艇老兵寻求真相」组织为指责克里捏造越战经历而发布的那些越战老兵广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摩尔与小布什的恩怨纠葛要回溯到2000年的总统大选,当时他为极左党派绿党候选人拉尔夫·纳德拉票,竞选口号是「你每给戈尔投一票也就等于给布什投一票」,最后纳德只拿到2.7%的选票,但因为戈尔和布什的票数极其接近,仅在佛罗里达州落后537票,如果纳德的票数投给戈尔,戈尔就赢了。于是,在2004年,摩尔为了不再分裂左派选票,不惜在比尔·马赫的脱口秀节目后台向纳德下跪,恳求他不要再参加竞选。

尽管摩尔如此努力,小布什还是赢得了2004年总统大选。十三年后,迈克尔·摩尔在百老汇首次亮相,演出自编自导的独角戏。这些讽喻川普的表演收获了大量负面评论,也许因为摩尔在每一次表演的开场都会抱怨:「这TMD是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十六年后我们又一次获得了多数选票(指希拉里的普选票高于川普)。」自由派人士尚未从沉重打击中恢复过来,这句话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迈克尔·摩尔准确预测了川普将会赢得大选,他在2016年7月撰写长文列出川普将会获胜的五项理由。

这一次,他没有必要在大选之年再拍摄一部《华氏911》。在他看来,这次大选不是2004年的重演,而是2000年——实际上,伯尼·桑德斯的「搅局」远比拉尔夫·纳德的意义更为重大,虽然独立派人士桑德斯以民主党候选人的身份登记,但他的支持者对希拉里并没有好感。

在《华氏911》的开头,我们看到CBS News和CNN都宣布戈尔在佛罗里达州胜出,只有Fox News预计小布什是佛州的胜者,CBS News随即对误报结果道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着,片中告知观众Fox News的新闻顾问是小布什的表弟约翰·埃利斯。唯一以右翼保守倾向闻名的新闻媒体率先宣布小布什在佛州获胜,这被摩尔视作一个疑点,但他没有证据证明布什对Fox News的报道有任何干涉。

2017年,当默多克决定拆分二十一世纪福斯的业务,将电影、电视和流媒体部分出售给迪士尼后,川普特意打电话给默多克,要求确保这次并购不会影响到Fox New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现在的迈克尔·摩尔而言,这已经不再是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