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雨燕是北京城最早的“原著民”之一,它主要生活在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中,永定门、正阳门、天坛、鼓楼附近都有这种神奇的小鸟的身影。

为什么说它奇呢?

首先它体型很小,只有30~40克左右,但飞行速度极快,他们在迁徙过程中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90公里,远远超过我们日常在高速路上行驶的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他们迁徙的路线也非常长,它们每年7月中旬从北京出发,向西北飞抵蒙古国,而后向西经过我国的新疆,由准噶尔盆地进入中亚地区,并一路向南,于11月初飞抵南非高原越冬,并在翌年2月中旬开始向北京进发,大约在4月中旬前后回到北京,在这里繁育下一代。往返将近3万公里,途经亚洲和非洲的3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不少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所以雨燕也被称为“一带一路生态大使”,北京服贸会吉祥物“福燕”的原型也是北京雨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雨燕迁徙路线图 来自中国国家地理

更神奇的是,在这3万公里的漫长旅程中,雨燕是日夜兼程,从不落地停歇,进食、喝水、睡觉都在空中完成,一直到返回北京后,才在北京选择安全的栖息地落脚,繁育下一代。

这是因为雨燕特殊的生理结构,它的脚4个脚趾都是向前伸的,所以它们脚趾无法对握,不适宜落地,也不能像麻雀一样停在树枝或电线上休息。他们大多会选择在北京高大的古建筑上安家,便于它们在从高处向下落的过程中展翅飞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随着北京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特别是和植被、湿地的恢复,人们惊喜地发现,这群可爱的小精灵不仅数量越来越多,它们也在不断地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开始尝试把“家”安在居民楼上、立交桥下。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