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井池村“四好农村公路”。鱼嘴镇供图

走进江北区鱼嘴镇井池村,连片的玉米地里硕果累累,一个个翠绿浑圆的玉米棒陆续进入采摘期,20余名村干部和农户正来回穿梭,采摘、分拣、运输干得热火朝天……

近年来,鱼嘴镇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力、凝聚力、战斗力,用实干担当,监督整治,一举将昔日“空心村”变为今日“人气村”。2023年,井池村集体经济收入约168万元,盈利突破50万元。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劲头足

挑选、装箱、发货……近日,在井池村党群服务中心,党员干部和村民们围坐一起,动作娴熟地将刚从地里采摘的玉米陆续发往市内外。

一根玉米何以如此畅销?井池村村支部书记陈西娟介绍,他们种的“农科糯336”玉米,是村里第一个“拳头”特色产业,该玉米高蛋白,低脂肪,深受消费者喜爱。今年预计销售玉米45万斤,收入90万元,实现“农户+集体”双增收。

“玉米产业好啊,这几年通过镇里办的玉米节,名气搞得远,大家积极性高。”玉米大户李开国说,自己种了50亩地,收入5万元以上。

“钱袋子”充盈背后,是井池村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党员+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依托建设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成功注册“乡野七彩井池”商标的生动实践。

“党建红”引领“产业绿”不至于此,在井池村640平米的石斛兰花培育基地,6000余盆兰花长势喜人,淡淡香气沁人心脾。建成1年多来,已接待研学、观光游客500余人次。未来,基地毛利润将达30万元,让产业发展劲头更足。

“四好农村路”串起美好生活

“公路修好了以后,市民到村里来采摘玉米、周末带娃来耍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了。”井池村农户余国菊说,自家民宿周末都是爆满,生意红火时,一个月能挣1万余元。

乡村振兴路先行。近年来,鱼嘴镇为带动井池村玉米、石斛兰花、番茄等产业发展,先后为井池村修建“四好农村公路”约8公里,配套修建2.3公里入户道路和生产便道,方便村民生产生活,助力经济发展,串起美好生活。

此外,还通过实施饮水工程,垃圾治理、庭院美化、建立5G基站、开通992公交等,一举改变村子发展落后面貌。2021年村党支部从“后进”获评江北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农旅融合描绘乡村振兴画卷

近年来,鱼嘴镇还立足井池村背靠明月山和紧邻果园港独特优势,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路径。通过整治耕地和撂荒地,相继建成“农科糯336”玉米产业300亩,发展油菜花、桃林400亩,柑橘100亩,梨树30亩。引导村民返乡创业,开办休闲农庄4户,精品民宿2户,制定三条玉米采摘、农业观光旅游路线。每当节假日或周末,游客络绎不绝,采摘、吃饭、垂钓、打包,好一派热闹景象。如今的井池村,正呈现出一幅产业兴、生态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吴伦、易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