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媒体关注】内蒙古新闻联播|数字赋能 基层办案提效

今年,全区法院系统强化数字赋能,推动审判执行工作提质增效,基层办案压力持续减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起案件自立案起就进入无纸化办案系统,不仅减轻了法官的办案压力,还给当事人提供了不少便捷,这项减负举措来自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法院“执行无纸化”办案新模式。今年,集宁区法院通过加装文件中间柜、电子签章等系统,实现了以执行事务中心为中转、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卷宗信息网上流转模式,办案平均用时缩短9.7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蒙古银行乌兰察布分行风险管理部工作人员王瑞芳:“裁判的文书直接以电子短信的形式就发给我们了,特别快捷,不需要我们来回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法院执行局书记员曹富捷:“送达环节、归档环节、整卷和调卷时间大大缩短,让我们的执行干警专注于案件办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立足审判工作实际,今年,全区法院系统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在审判执行领域深度应用,让数字化劳动力模式代替人工进行非核心系统操作。今年,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法院创新研发并运用“金融审判一体化平台”,平台可以智能实现文书要素自动识别填充、诉讼程序工作批量处理、法律文书一键生成,平均办案时间缩短22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法院金融法庭庭长李丽萍:“金融审判一体化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当事人提供极为便利的诉讼服务,使得金融纠纷(案件)得以速审速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全区法院已经形成以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为主线的数字法院工作模式,基层法院持续“减负增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信息技术处处长徐雷:“下一步,自治区高院将把现代科技与基层业务需求深度融合,推动实现案件处理高效化、办案管理精细化的数字审判新模式,持续减轻基层办案压力。”

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