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的油菜籽逐渐成熟,70岁的任叔(化名)不顾天气炎热,从早上8点多就到地里收割自家种的油菜籽,中午匆忙吃了午饭后,又一直忙活到下午3点多。连续近8个小时的劳作后,任叔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休息便全身抽搐并伴有疼痛。老人以为是劳累所致,赶紧躺下休息,但几个小时后症状并未缓解,家人这才赶紧将其送至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入院后,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立即为其完善相关检查,发现任叔肌酐明显升高,血钾及血钠降低,肝功能异常,心肌酶偏高,科室紧急予以补液治疗,后经肾内科会诊后,将任叔收治肾内科继续治疗。经详细检查,肾内科接诊医生王红茹确诊任叔患上了热痉挛,属于重症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劳动和生活时,如果出现体温升高、肌肉痉挛或晕厥,并排除其他疾病后,就可以诊断为中暑。”肾内科李露主任提醒,中暑可分为三级。一级为先兆中暑,多表现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二级为轻症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会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三级为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这位患者确诊的热痉挛,是仅次于热衰竭和热射病的重症中暑类型,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中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患者常先有大量出汗,然后四肢肌肉、腹壁肌肉甚至胃肠道发生阵发性痉挛和疼痛,电解质检查显示血钠降低,尿常规检查显示尿比重增高。”李露说。后经积极补液、碱化尿液等治疗,任叔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复查肝肾功能明显好转,电解质基本恢复正常。

“目前依旧有很多人认为,中暑只要多休息就能自行缓解,这种错误认知会导致中、重度中暑患者延误治疗。”专家提醒,面对中暑患者,首先要将患者搬至阴凉通风处平躺,头部不要垫高,解开衣领,同时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头部,并快速扇风。轻者一般经过上述处理会逐渐好转,再喂服一些人丹或十滴水即可;重者除降温外,还可用冰块敷其头部、腋下和大腿腹股沟处,同时用凉水反复擦身、扇风,或用凉水沐浴,使体温降到39℃即可,切勿使用冰水或冰块,然后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本报记者 李勇

责任编辑:任行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