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4年53度500ml散瓶飞天茅台批发价较年初2700元下滑超400元,跌超16%。茅台1935部分渠道批发价跌破800元。受到连续降价的影响,贵州茅台的A股价格也连续跌了一个多月,6月24日,贵州茅台早盘大幅低开逾3%,盘中最低下探至1414.01元/股,随着买盘大笔涌入,公司股价震荡攀升,截至收盘小幅上涨0.38%,报收1476.55,成交额达93.19亿元,位居A股成交榜榜首。茅台批发价格为何会跌得如此厉害?高端白酒还卖得动吗?钛媒体《Helen’s财经晚餐》第62期,我们邀请酒类评论员、分析师、知趣营销总经理、《老蔡酒话》主理人蔡学飞进行解读。

附上本期直播时间轴,帮你快速跳转感兴趣的部分

01:40 茅台近期相关情况

04:36 当前白酒板块的整体估值处于年内的较低水平,茅台股价也触及年内新低,这为投资者提供了中长期布局的良好时机。您怎么看?

09:30 最近茅台股价走势与当前的宏观经济数据及白酒行业趋势紧密相连,未来可能有哪些走势?

11:58 白酒行业目前正处于存量市场,且市场规模正在持续缩减。从历年的数据看,白酒行业产量自2016年峰值以来一直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全国白酒总产量降至629万千升,同比下降5.1%。未来白酒行业如何走出这个局势?

16:22 白酒行业需要更加注重培养与年轻消费者的联系,以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您对当下的白酒企业有哪些建议呢?

25:28 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消费力的变化,是否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何时会有转机?

30:32 一些地方的老名酒品牌,以后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33:36 上升周期里面,大家可能会有无限的囤积的行为,因为白酒可存储的时间很长,这是否会给下行周期带来较长的消化问题,您怎么看?

茅台批价、股价震荡

Helen:首先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茅台相关情况。

蔡学飞:近期,茅台酒价格出现下跌,包括飞天、年份茅台和茅台1935等产品都在降价,这种价格下跌也反映在了股价上。这对整个酱酒市场乃至中国酒市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市场出现一些负面信息,如酒厂讨薪事件、酒商经营困难等。酒类市场目前处于下行周期,这是需要客观认识到的现实。特别是飞天茅台等高端消费品,确实出现了价格下探的情况。从产业链各环节来看,从上游生产企业到中游流通企业,再到下游消费市场的分销企业,都承受着较大的压力。

去年至今,行业内存在的三个问题仍未解决:首先是行业性的产能过剩问题;其次是名酒产品出现了价格倒挂现象;第三是市场包括酒商和普通消费者对未来酒类消费的预期正在转弱,整个行业对未来的发展出现了分歧,这种分歧在当前的舆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面对这些问题和市场现状,企业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制定应对策略。尽管市场出现了短期的波动和困难,但从长远来看,行业的健康发展仍然需要依赖于解决这些根本性问题,并适应市场变化,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Helen:有券商分析指出,茅台酒批发价短期波动被市场过度放大,中长期投资机会显现,最近相关讨论较多,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接下来茅台的批发价格将趋于稳定并逐步回升。当前,白酒板块的整体估值处于年内的较低水平,茅台股价也触及年内新低,这为投资者提供了中长期布局的良好时机。您怎么看?

蔡学飞:去年年底,券商就对2024年市场表示担忧,普遍预测三季度市场会出现震荡。然而,市场问题提前爆发,这与618电商促销节有关。“618”以低价为导向,导致名酒如飞天茅台成为引流工具,引发市场踩踏行为,包括黄牛党在内的市场参与者都受到影响。尽管如此,茅台的稀缺产能和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没有改变,茅台依然具有稀有性价值。从文化和使用场景来看,茅台在高端商务礼品、个人收藏品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其产品属性没有变化。茅台新领导层实施了新政策,包括停止企业端1499元的直销和新品“巽风375”的行权,试图通过减少市场供给来维持价格稳定。供需关系决定价格,茅台的长期供需关系没有改变,其产品属性依然稀缺。

茅台企业的政策调整,一方面收紧供给,另一方面扩大市场消费。从这些方面看,茅台价格的波动预计很快会见底。随着价格下降,茅台的消费人群将扩张,新的购买力将弥补价格下跌的影响,达到新的供需平衡,形成新的价格基点。资本市场上,茅台的市盈率等指标处于低位,预计股价很快会企稳并恢复。尽管市场短期内受到618促销等因素的影响,但从长期供需关系、产品属性和企业政策调整来看,茅台的基本面依然稳健。

Helen:最近茅台股价走势与当前的宏观经济数据及白酒行业趋势紧密相连,您怎么看?未来可能有哪些走势?

蔡学飞:酒类消费是中国消费市场的一部分,茅台作为中国消费品的代表品牌,在资本市场中具有“股王”地位,其市场行为和舆论反应被放大。尽管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和踩踏现象,但我经过调研发现,合法合理的茅台经销商情绪稳定,因为他们经历了多个市场周期,包括2012年茅台价格跌至800元的低谷。这些经销商的实际销售价格仍然高于企业价格1499元,保证了他们的合理利润。

这次价格波动中,受影响最大的是中间商,即黄牛或炒作商。实际上,适当挤泡沫对企业、产品和茅台的长期利益反而有帮助。资本市场更关注茅台的未来预期,短期内价格震荡可能影响市场信心,但长期来看,只要茅台的三大属性——稀缺性、文化价值和产品属性没有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企业促销政策的实施,茅台等一线名酒的明星产品消费前景依然乐观。茅台经销商对市场波动有深刻理解,他们情绪稳定,这有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同时,适当的市场调整有助于挤出泡沫,为茅台的长期发展打下基础。尽管短期内资本市场可能对茅台的信心有所动摇,但只要茅台的核心价值未变,其长期投资价值依然存在。在社会经济回暖和企业政策支持下,茅台等一线名酒的市场需求有望恢复增长,展现出积极的消费前景。

Helen:在上升周期,大家可能会有无限的囤积的行为,因为白酒可存储的时间很长,这是否会给下行周期带来较长的消化问题?

蔡学飞:中国消费者普遍认为酒越陈越香,这种心理导致了名酒如茅台、五粮液等具备了投资属性,消费者预期它们会不断升值。茅台由于其成熟的老酒交易市场,具有显著的金融属性和高流通率,成为了社会游资炒作的对象。虽然茅台酒具有投资属性,但普通消费者购买茅台酒主要是出于实际消费需求,价格波动对他们的影响不大。大多数消费者一年可能只购买一瓶或几瓶茅台,用于特殊场合或作为礼物,因此价格的小幅波动不会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

过去积累的炒作和囤积行为对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一些经销商和中间商因为资金成本和库存风险,可能会在市场压力下抛售茅台,这种行为虽然存在,但并不普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消费信心的恢复,市场将逐渐回归新的平衡和良性发展轨道。茅台厂家有一套完整的经销权流转体系,能够消化市场风险,因此对于市场的短期波动不必过度恐慌。随着国家和行业层面的刺激政策落地,以及中秋、国庆节的到来,高端酒类消费将会反弹,特别是宴席和社交性消费的名酒产品。尽管市场存在一些炒作和囤积行为,但普通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不会受到影响,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仍然可以期待。建议消费者和投资者应更加理性地看待市场波动,关注企业的长期价值和市场的基本趋势。

白酒行业如何求变?

Helen:白酒行业目前正处于存量市场,且市场规模正在持续缩减。从历年的数据看,白酒行业产量自2016年峰值以来一直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全国白酒总产量降至629万千升,同比下降5.1%。未来白酒行业如何走出这个局势?

蔡学飞:当前酒类市场是存量竞争市场,其特点包括:此消彼长式的发展,即一个品牌的增长往往以牺牲其他品牌份额为代价,因为市场总量是固定的。白酒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寡头化趋势,一线名酒品牌,尤其是上市公司,其销量和利润已占整个行业的一半以上,品牌格局趋于固化。尽管白酒产能和产量下降,但吨位价格仍在上升,这表明市场对高品质白酒的需求仍在增长。产区类名酒,如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依然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与此同时,许多中小型区域酒企面临着被淘汰的压力,他们的投粮量和开工天数都在下降。

中低端酒企过去依赖价格促销,但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低端酒市场变得非常困难。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名酒和产区内的好酒,追求更有文化和体验感的酒类产品。酒类市场将持续分化和升级,消费者将更加注重品质和品牌,而一线名酒和产区内的优秀品牌将继续保持增长,中小型酒企则需要通过创新和提升品质来适应市场变化。

Helen:从国际视角来看,国外的低度数酒品更受年轻消费者群体的青睐,并且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随着消费习惯和文化变迁,白酒行业需要更加注重培养与年轻消费者的联系,以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您对当下的白酒企业有哪些建议呢?

蔡学飞:当前酒类市场是一个存量竞争市场,中国酒业需要从多个方向进行创新以适应市场变化。日本市场近期流行的低度鸡尾酒,尤其是柠檬鸡尾酒,为中国市场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东亚地区的酒类市场变化可以为中国提供启发。三个创新方向值得关注:首先是跨界联名,如茅台通过与不同品类的合作,解决了传统白酒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接触问题;其次是品质创新,例如泸州老窖推出的冰饮概念,打破了传统的饮酒方式,提供了新的引用体验;第三是体验式营销,如江小白的酒庄模式,从卖产品转变为卖体验和消费者价值。

中国传统白酒行业需要解决品牌年轻化的问题,适应老龄化社会和“Z世代”年轻人的需求。同时,技术问题和新技术应用也至关重要,传统分销模式需要改革,以适应互联网和电商的发展。他还提出,中国酒企业需要从生产思维向服务思维转变,关注消费者体验,提供精细化服务。一些大型酒企如五粮液、古井等通过渠道下沉和服务商模式,获得了新的增量市场。酒企需要更多地关注消费者为什么要喝酒、在什么场景下喝酒,以及如何促进消费者复购等问题。蔡学飞认为,通过这些方式,中国酒行业可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在未来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Helen: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消费力的变化,是否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酒类产品何时有转机?

蔡学飞:中国消费市场非常庞大且复杂,不能简单地用一个现象来解释所有市场行为。尽管大众消费在扩容,但高端消费品如奢侈品、茅台酒、房产等大宗消费品销量下降,的确反映出社会购买力出现了问题。然而,超高端消费品实际上仍在增长,一些特色品牌在细分市场中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国有庞大的中产阶级和富裕人群,在中秋节和国庆节到来之际,高端酒类消费,特别是宴席和社交性消费的名酒产品,将会出现反弹。

事实上,企业端一直在进行控量保价的行为,而随着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的刺激政策落地,包括房地产、社会消费、科研投入和地方基建等方面,这些投入将带动酒类消费,尤其是名酒企业的发展。名酒厂多数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是当地税收的主要来源,并且多数有国有背景。在宏观政策稳定的情况下,这些企业将得到政府和地方的大力支持,这种支持可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以上是本期Helen's财经晚餐的部分内容,想看完整内容,可观看Helen's财经晚餐第62期《茅台批价、股价震荡,“股王”还香吗?》直播回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Helen's财经晚餐直播将在钛媒体APP、钛媒体PC、钛媒体微博、钛媒体视频号、钛媒体百家号同步直播。(主理人:Helen;策划:Helen ;导播:Congress;文章:He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