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关键小事",也是"民生大事"。近日,普陀区长征镇迎来了一波加梯热潮,芝巷公寓小区17号楼、爱建新村小区4号楼、东旺公寓小区76号楼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集中开工。

"终于等到这一天,就要告别爬楼梯的日子啦!"回应民之所望,长征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开足马力、有序推进,不断提质增效,越来越多的小区居民即将告别"爬楼时代",开启"一键直达"的幸福生活。

"零"的突破

6月17日上午,芝巷公寓小区居民严云龙站在开工仪式现场,满脸的笑容藏不住。家住6楼的他,一直盼望着自家楼栋能尽快装上电梯。这也是小区的第一台电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起初,家住4楼的袁女士对在小区率先加装电梯心有疑虑,一直不太同意尝试,而根据相关规定,中高楼层业主的加梯意愿尤为重要,这让加梯工作一度停摆。在长征镇规建办的指导下,新曹杨居民区及加梯公司多次协调沟通,既"晓之以理"详细解释相关政策,又"动之以情"介绍了楼内九旬老人出行的迫切需求,最终消除了袁女士的顾虑,她由反对加梯变成支持加梯。袁女士还成为加梯三人小组的一员,为加梯事宜"跑上跑下"成了她的日常。

居民加梯意愿统一了,但相关费用的分摊又出现了分歧,居民出资与所需金额存在缺口。为推进加梯这项民生工作,镇规建办积极与加梯公司沟通协商,结合小区首台电梯的示范效应,成功说服加梯公司给予优惠,补足了资金缺口,顺利将加梯堵点打通。

随着17号楼栋加装电梯开工,芝巷公寓小区实现了加梯数量零的突破,小区其他楼栋居民的加梯热情也被点燃,一股加梯的热潮即将掀起。

破解难题

爱建新村小区4号楼加梯项目原定于今年4月开工,但居民等待多日后,依旧未能迎来开工。小区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年代久远,老人居多。从2019年开始,小区已经陆续安装了5部电梯,为何到了4号楼就存在问题了呢?

原来,加梯项目设计单位1月份就向相关部门提交了设计图纸的审查申请,但直到预定施工日来临也未能获取审批通过的意见稿。得知这个情况后,镇规建办马上联系加梯公司重点跟进,发现是因为设计强度不满足要求:原先仅在扔垃圾时使用的走廊在加装加梯后将作为主通道来使用,会存在安全隐患。

为突破这个加梯难点,镇规建办邀请相关设计单位重新进行现场摸排,并及时对接评审专家。经过多次多方会谈后,设计单位提出了新的加固方案以满足规定的设计强度:把全楼的走廊全部用钢板和钢柱加固一遍。可是这样一来,会增加大量钢材的使用成本。这个费用谁来承担呢?镇规建办发扬"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精神,立即与加梯公司和施工单位进行协商,最终施工单位同意承担这数万元的增项费用,帮助居民解除了的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加梯之路一波三折,终于"雨过天晴"。4号楼居民们等来了盼望已久的开工,喜圆"加梯梦"。

党建引领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涉及环节多、单位多,手续繁杂,工作琐碎。此次集中开工,长征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小区自治模式,每栋楼都涌现出楼组长、社区党员、"第二梯队"成员等多方力量共同推动加梯工作。同时,为了更好凝聚合力助推加梯,镇规建办、居民区以及第三方专业机构以"辅导员""帮办员""检验员"的身份,为居民加梯"兜住底":镇规建办积极帮助居民了解加梯最新政策;居民区及时告知居民加梯最新进展和后续流程;专业机构耐心解答居民担心的施工、维保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2015年上海市第一台居民自筹资金加装电梯在长征镇怒江苑小区诞生以来,长征镇老旧小区加梯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结合辖区内老旧小区众多、老龄化程度严重的特点,从意见征询到流程审批、工程建设,再到后期运营维护,每一个环节精益求精,用实际工作诠释着"坚韧不拔、团结奋进、敢为人先、永攀高峰"新长征精神,接下来,长征镇将继续全力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梯工作,让更多居民实现"电梯梦"。

作者:

编辑:张晓鸣 责任编辑:祝越

来源:上海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