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提供优质可及的医疗服务,始终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应有之义。回望过去的2023年,湖北全省医疗卫生机构达到3.85万家,其中三级医院206家、三甲医院79家;主要健康指标中部领先、全国前列;宜昌市、武汉市入选全国健康城市样板市;“323”攻坚行动荣获第四届湖北改革奖;时珍实验室顺利挂牌……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多项工作持续出彩,重大项目持续落地,卫生资源持续增加,健康指标持续改善,医改取得显著成效,健康维护能力明显提升,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筑牢坚实卫生健康根基添砖加瓦。

医疗是最基本的民生,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是夯实民生之基的重点所在。着眼看病难问题、瞄准看病贵问题,全链条、全覆盖、全程式改善群众医疗服务就医感受,关键在于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加速扩容、下沉,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需求从“有”到“优”的期盼。

“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才上医院。”平时有点小感冒,老人想量血压,孩子要打疫苗,家门口“15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就可以解决。体现基本医疗的公益属性,让更具性价比的医疗服务惠及更多人,离不开在体系上推动构建优质高效的组织架构,在服务上推动提供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以医联体之通解群众看病就医之痛,大医院带社区的服务模式,推动人员、技术、服务、管理更好地下沉,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的服务能力,把优质医疗服务直接送到人民群众身边。借助信息化手段,远程医疗、人工辅助诊断等在提高基层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疗资源分布更加均衡合理。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循道而行,方能致远。回首过去,湖北省实现了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跨越,实现了健康湖北建设的壮丽开篇。展望2024年,无论是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还是坚定不移落实深化医改各项任务;无论是深入开展健康湖北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还是全周期保障人群健康等,每一项目标都需要拿出“真刀实枪”的硬举措,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唯有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当好人民健康的守护人,才能助力健康湖北成色更足、名片更亮。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