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5年,中央军委首次全军大授衔,各项准备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

对于这新中国的首次全军授衔,党中央经过多方面的考虑,作出了一项规定:

已经转入中央与地方政府工作的原解放军指战员,就不再参与此次授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规定,出于对人民军队长期制度建设的需要,自然也得到了上下一致的拥护。

工作人员将拟好的上将名单递交中央军委,毛主席在看过后,却提起了一个在名单上没有出现的人。

毛主席对工作人员说道:“虽然他现在已经转入地方工作了,但上将名单中应该有他!”

能被毛主席特批,在没有军职在身的情况下,仍能授上将军衔的这个人,又究竟是谁呢?

这个人正是时任西南局书记处书记,四川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的阎红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阎红彦

当这次全军大授衔的消息,传到正在重庆市委任职的阎红彦耳中时,对于中央此前有关规定有所了解的他,并没有太在意军队的授衔工作。

已经担任政府职务的阎红彦,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地方的经济建设中。

他此时并不觉得,自己还会被授予军衔!

所以后来,军区通知他被授予上将军衔后,阎红彦将军的第一反应是吃惊!

毕竟在中央政府中工作的刘少奇、周恩来等同志,甚至包括毛主席本人,都公开表示不领军衔了。

阎红彦将军想不通,自己为何会如此特殊,尤其是得知自己的上将军衔还是毛主席特批的时候!

毛主席向来大公无私,从来没有因个人情感,而影响到党中央的任何工作。

那为什么,这次要特批给不在名单内的阎红彦授衔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阎红彦(左一)

在与参与评衔工作的同志们沟通这件事时,毛主席还是考虑要照顾因为之前规定,不参加授衔同志们的心理平衡,讲出了他对授予阎红彦上将军衔的综合考虑。

阎红彦是陕北红军的代表,陕北红军是整个红军的重要组成力量。

当初在长征艰难时期,中央红军正在不知何去何从时,正是得知陕北根据地的存在,才全军北上陕甘。

后来正是在陕北站稳脚跟,中国共产党才走向全国革命的胜利。

陕北红军对党的革命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甚至可以说,在党的危急关头挽救过中国革命!

只可惜陕北红军的早期领导人,刘志丹同志早年不幸牺牲。

虽然这次授衔,在大将名单中,有徐海东同志作为代表,可拟好的上将名单中并没有陕北红军的人选。

“这次上将中一定要有陕北红军的代表,我看阎红彦就是!”

这是毛主席在与中央军委的工作人员讨论良久,沉思后才说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1955年7月,阎红彦将军再次穿上军装,前往北京与其他54名同志一起,接受了中央军委授予的上将军衔。

55名在二十八年革命中,经历过无数血与火的考验,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将领,共同接受了对他们军事荣誉的肯定与表彰!

那么受到毛主席,和中央军委高度认可的阎红彦将军,是如何成为陕北红军的代表人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