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考古人员打开沉睡1300多年的“天下第一粮仓”,里面是满满一整窖60多万斤的粮食,当专家将谷粒带回去种植,三天后发生了令大家震惊的一幕……

“队长,你快来看看,前面有情况!”正在负责修路的施工队队长心头一紧,他的施工队伍身经百战,一般的小问题自己就能解决,既然已经找到了自己头上,那说明肯定出大事了。

当队长快步来到事发地时,眼前的景象让人惊呆了,他看到了一座巨大无比的坑洞,而其中,似乎坐落着一间仓库。

施工队长不敢怠慢,立刻把此事上报。要知道,这里是洛阳,挖出什么前代古物再正常不过了,可如此巨大的仓库,他也是第一次见。

接到消息的考古人员立刻奔赴现场,可纵使是见多识广的他们也一时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毕竟眼前的一幕实在太过震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古人员们不敢有丝毫怠慢,他们迅速的采取了必要的保护,随后便开始调查这座仓库究竟是何方神圣。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查询和搜找,还真让他们发现了这是什么。

原来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隋朝所建立的含嘉仓,曾被誉为“天下第一仓”据记载,里面的粮食数不胜数。

含嘉仓占地面积足足有四十二万平方米,在建造的时候就是以国家粮仓的标准进行建造。可以储存的粮食足够百万人吃一年!

可一千多年过去了,估计里面的东西都化成灰了。可当考古人员做好了完全准备,进入含嘉仓后却发现了惊人的一幕。

当他们做好了抢救里面残余文物的准备时,却发现没有任何必要。仓库中的粮食各个颗粒饱满,甚至就像是刚放进去一样。从外表看根本没有任何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不可思议了,这些粮食,虽然内部已经碳化,可外表依然保持着最初的模样!”随着对实验样本的分析,研究所内更是惊奇不断,他们无法想象,在地底下沉睡了一千多年的含嘉仓,是如何做到将这些粮食完美保存下来的。

经过考古人员的不断研究和翻阅资料,终于是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原来是因为古人的智慧。先从选址开始,含嘉仓地理位置优良,即方便向其内运输粮食,也有着对长期储存来说,最完美的环境。

这些还不够,古人们还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方法。,名字叫做“席子夹糠法”顾名思义,就是将粮食,草席,糠等按照顺序一层层排列。

这种方法可以完美的保证粮食处于最佳储存状态,且又给这些粮食提供了通风的空间,可这还不够,光靠这个方法不足以维持一千年不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他们就有了其他发现,在含嘉仓的内部,古人将含嘉仓的所有地方都涂满了一层特殊的油泥,将外界的水气隔绝,为粮食储存提供了完美条件。

研究员们不禁对有着无穷智慧的老祖宗们肃然起敬,这是何等天才的想法。可以让粮食千年不朽。

考古学家取出了一些存放至今的粮食,随后对其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即使保存的十分完美,可终究是时间太过于久远,外部保存的如同刚刚收获,可内部已经有大量碳化的痕迹。

这一结果并没让研究员们感到意外,正当他们准备将试验样品丢掉时,一位年轻研究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既然这些粮食还保留着一些基本性质,那我们为何不试试他们能不能发芽呢?就这样丢掉太浪费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着年轻研究员的话,大家纷纷交头接耳,似乎在谈论这个想法的可行性。最后所长一锤定音,将这些准备丢掉的样品进行培育,看看是否能生根发芽。

就在种下三天后,神奇的一幕发生了,这些粮食竟然真的生根发芽了!这一消息让所有人都震惊不已,他们没想到,这些有着漫长历史的粮食,竟然真的保存着活性!

人们不禁再次对古人的智慧肃然起敬,太多太多的文物刷新了我们的认知,被埋在土里千年的越王勾践剑依然可以削铁如泥,被压弯的青铜剑可以自动复原,无法理解编制手段的金缕玉衣,出土时甚至是彩色的兵马俑,至今不敢继续挖掘的始皇陵等等。

太多的古物,无一不在像我们诉说,老祖宗的智慧究竟有多么的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