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6月,经过接连几次的胜利,中央根据地的红军武装扩编,红1军团成立。朱德担任军团总指挥,毛主席担任军团政委。在毛主席的大力提携下,年仅23岁的101,出任红四军军长一职。从此,他正式步入红军最高领导阶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101,毛主席是寄予厚望的,煞费苦心地给他讲解,自己所领悟到的战略战术。除此之外,毛主席为了101指挥得顺心,工作起来没有掣肘,给他精心挑选起搭档。说是搭档,其实是以101为主的副手。

101不是个讨人喜欢的指挥官,尤其是步入红军干部一级时,当时朱德、陈毅对他都很反感。聂荣臻评价他的早期革命生涯,有几句相当中肯的话:“独断专行,排挤同级政工干部,当连长时看不起营长,当营长时又反对团长,个人主义非常浓厚。”

有几件当时发生的事,可以说明聂荣臻的话是否虚言,或是说轻了。

101担任红28团团长,同好几任团党代表都没处好关系;甚至不能说关系没处好,而是势如水火,到了恨不得拔枪相见的地步,历任党代表们根本没法正常履职和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次下井冈山的时候,28团党代表何挺颖,在战斗中身负重伤,101不管不顾,不安排人带着他一同转移,导致他被抛下,被敌杀害。

后来红28团改编第1纵队,纵队党代表是谢唯俊。谢唯俊就是被王明大批的 “邓毛谢古”中的“谢”。就这,101还是看不上,时不时跑去找毛主席告状,最后把谢唯俊挤走了。

这样的行为,造成的影响本就恶劣,如今他高升一军之长,如果还发生类似的事,恐怕难以服众,会群情激愤。派谁给他做政委呢?毛主席绞尽脑汁。

这位新任军政委,能力倒是其次的,主要是要有非同一般的容人度量,要能忍,要能理解。毛主席翻遍花名册,最终挑中了罗荣桓。事实证明,毛主席没看错,罗荣桓出任红四军政委以来,跟101没有发生过什么冲突,101也没再来告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件比较容易做到的事,这就完全想岔了。在“三湾改编”后,同级政治主官比同级军事主官地位高一些、权力大一些。而且在同一支军队中,“军事”和“政治”的工作不可能泾渭分明,你做好你的,我做好我的就行,它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工作起来,肯定是要以军事主官和政治主官自己来分主次轻重。

101前面之所以跟那些政工干部合作不了,就是他要“独大”,但那些人不肯。都是干革命的同级干部,凭什么你稳稳压我一头,不让我说话?跟101搭档,真是要忍气吞声。更何况,当时的101年仅23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

林、罗这对军长和政委能搭档好,一是政委能忍,二是政委很能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知道这些情况后,不由高兴地对身边人说:“谁说他难缠的?罗荣桓在红四军,不是跟他搭档得很好吗?”对此,罗荣桓不敢苟同,但也不会当众反对。之后在某些私底下的场合,罗荣桓实在忍不住,跟人吐槽说:“和他共事,等于判无期徒刑。”

对于这一切,毛主席其实也是看在眼里。罗荣桓1963年去世,毛主席为其作诗悼念,其中有一句是:“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毛主席还在一些重要场合上说,罗荣桓很有原则性,对同志有意见,背后少说、当面多说,不背地里议论人,一生始终如一,对党的团结起了很大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背后议论谁?对团结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当然是101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