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在新疆一待就是两年且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南疆的喀什的旅居时光,最怀念的还是途中独特乐趣:有些“突如其来”的人文风情,是可遇不可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次我和两个小伙伴去一家当地的民族特色餐厅吃饭,偶遇一位乌孜别克族的大叔,攀谈几句,很是投缘,于是他便邀请我们去参加他们家族几日后的婚礼。

婚礼的过程暂且按住(下期节目分享),倒是他们热烈群舞的大场面让我们沉浸在这奔放的旋律中,久久难以走出来,每每想起,萦绕心头的都是这咚咚咚的节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至于几年过去了,我都始终无法“放下”这群人,还有洋溢在他们脸上的这种——仅凭一段节奏就可以彻底打开自己、全情投入,却又收放自如的——群体精神(面貌)。

而这样的精气神儿,在新疆各少数民族朋友身上,都有。他们是那样的特别,但又如此地亲切、自然、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孜别克族的祖辈有着来自大草原的血统,他们的舞姿似曾相识,但又自成一体。

在(古)游牧民族(传承下来)的舞蹈中,人们的两只手摆动幅度非常大,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敬畏、托举和对自由的向往、追逐,身体舒展、情绪奔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看来,他们的舞蹈是一种对情绪的周全、塑造——如果说“情绪价值”有定价,那么他们的生活方式带给身心的滋养,无疑是“价值”超高的那一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餐厅后厨的小院儿,在酒店大堂的一楼,在用餐待客的间隙……热烈的音乐一旦响起,小伙子们便立即围成一个圈、载歌载舞起来。

他们的舞姿给人感觉爽朗流畅、掷地有声,起伏随心、层次明确。

有几个瞬间,我仿佛不是置身于婚礼上的酒楼舞池,而是草原上的篝火晚会。这是——即便在充满“异域风情”的边陲的旅行路上都难得一遇的那种——可以碰触到心灵深处的很纯粹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人、舞高度合一的时候,眼前的画面会模糊成一团、融为一体,不知不觉,眼泪就掉了下来。当所有人都在欢笑的时候,你不知道你为什么哭,此刻这扑面的澎湃,让你感受到了一种向上生长的渴望,同时你再一次、又一次,一次次地感慨喀什旅行的值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遥远的西部土地,这豪阔天地间的每一次泪流满面,都是对心灵的清洗。眼泪是来自雪山的融水,雪山是神圣的远方。这一刻,你感受到了“神圣”的灵魂涤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喀什,这座沉淀自古丝路历史中的千年小城,它历久弥新的神秘色调、久不褪色的新鲜感觉,带给我频频回首的不舍怀念……

每每翻阅往昔,那歌,那舞,那欢笑,那些人……很难不让人很再一次、又一次、一次一次地爱上这片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惹我百日一瞬的旅居岁月,送你热泪盈眶的边疆风光。

我是大红姐姐,有声电台旅游频道主播,职业旅行玩家,专注小众玩法,分享冷门目的地。旅行不是一种态度,而是生活本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