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聚·力”——普陀区卫生健康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大会举行。普陀区区委书记姜冬冬,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红珍,副区长王珏出席。会上,普陀区卫生健康工作党委推出《普陀区卫生健康系统人才培养计划方案》,并启动普陀区公立医院党建质量提升“攀登计划”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建质量评价“争先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普陀区卫生健康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大会举行,受访者供图

以党建凝聚工作合力
在近两年普陀区两项公立医院党建市级重点课题立项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研究成果落地转化,修订《普陀区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的实施办法》(操作口径),针对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分别出台《关于公立医院内设机构党支部参与核心小组决策的实施意见》《普陀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建质量评价办法》等党建指导性文件,希望畅通公立医院党建“毛细血管”,激发内设机构党支部“神经末梢”活力。
普陀区卫生健康工作党委结合区属医疗机构党组织构建特点,明确党支部参与重大事项决策的组成人员、决策主体作用以及决策事项范围,分层分类形成权责清单以及相应的原则路径,为全市推动公立医院党建向纵深发展提供“普陀样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出了《普陀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建质量评价办法》,围绕党建工作质量评价制定50条评价指标,以党建凝聚工作合力,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拓展优质医疗资源,提升普陀区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

此外,还进一步加强对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组织保障,针对不同层级党组织,根据其党员人数和组织规模,对专职党务工作人员数量作出明确规定,并对党建工作经费和党务工作津贴的标准做了提高。

聚才聚智育人才

普陀区卫生健康工作党委自2019年出台《普陀区卫生健康系统人才开发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推出《普陀区卫生健康系统人才开发计划实施办法》2.0版本,今年再度重磅推出卫生健康人才培养“819”计划,为人才成长着力做好“后半篇”大文章。

“819”既隐喻了8月19日的中国医师节,又代表着普陀区卫生健康人才培养的三年目标,即:力争到2026年,打造一支800名左右的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形成一支100名左右的复合型党政管理人才队伍;深入实施9项人才培养发展专项举措,使普陀卫生健康人才的专业能力更突出,发展路径更清晰,服务贡献更明显。

同时,组建普陀区“靠普”人才学院卫生健康分院,建立“卫健委-人才学院-基层单位”三级人才培养工作平台。健全梯次培养、优青储备、定期交流、柔性培养、多元投入5项机制。织密卫生健康人才教培阵地网络。

通过实施“雁阵工程”,加快复合型党政管理人才培养。分层分类、阶梯式培养精进各层级人才素能。聚焦书记队伍,打造“头雁”工作室。建立卫生健康党建指导员队伍,聚焦班子、中层,提升“中雁”履职力。加大干部人才跨单位、跨条线的交流力度。“工匠工程”,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育。有序推进实施素质提升、技能培训、技能竞赛等“三位一体”的工匠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医鸣惊人”技能比武,完善卫生健康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常态化开展各类技能比拼擂台赛,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形成新型合作培养模式。

新民晚报记者 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