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1日,在印度西部的拉贾斯坦邦,人头攒动,聚集了来自国际上各个国家的官员名流,海内外的媒体更是没有放过这次盛大的“空中表演秀”。

人们整齐划一的向上空望去,等待着印度军方的“表演秀”,却没想到,等来的却是33名伞兵的死亡!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事故?印度为何又要举办这场活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炫技”证明自己

经常看新闻的朋友可能知道,印度有种“打不死的小强”精神,尤其是还喜欢与我国比较,方方面面。

比如说,之前我国建造大桥,印度就表示不服气,认为自己造的桥肯定要比我国的更加优良,于是便对外宣称,将要建造出世界上最大的桥梁,结果想而可知。

不仅是在基建上,在军事国防上,不说印度,世界各国都在极力证明自己国家的国防军事力量强大,但印度的做法往往让人出乎意料。

为了让世界能看到自己国家军事力量的不断进步,于是,印度就准备了一场高空跳伞表演,借此还能提高他们的影响力。

为什么一场跳伞表演,能够让印度如此“自信”呢?

一是因为培养一个优异的伞兵,成本是非常高的,像是训练所用的装备,以及平常的饮食,都是需要严格控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

二是伞兵用的战斗机,价格更是天文数字,动辄要千万元。或许出于这些原因,印度觉得自己在跳伞方面的成绩已经非常优异,所以便迫不及待向各国展示,好炫耀一番。

表演变葬礼

2013年3月11日,这个激动人心的日子终于到来了,印度军方经过精心挑选的33名伞兵,已经整齐的排列在了波卡兰靶场。

他们精神抖擞,每个人对这次名为“铁拳”的跳伞表演都充满了信心,还未出发,他们就像已经凯旋而归的战士一样。

人们看见此情此景,也不禁拍手为他们欢呼助力。

一声号令,伞兵们整齐地登上了运输飞机,飞机逐渐升上高空,只见,33名伞兵从300米的高空中相继跳下,一道道完美的弧线映在空中。

既然是表演秀,肯定少不了一些吸引人的场面,果不其然,伞兵们不断做出了各种的高难度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3

地面观看的人们,一边惊叹于这绝妙的动作,一边也不禁为他们捏了一把汗。

花式动作之后,伞兵们迅速做出调整,因为原计划,就是在离地面一百米的高度开伞,最后安全着陆。

但偏偏就是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意外出现了......

到了这个高度,伞兵们的降落伞都应该打开了,可是却不见有任何一个士兵打开了降落伞,他们以极其快的速度向地面俯冲。

观看的人们以为这是什么压轴表演,瞬间欢呼声增强了一倍。但很快,军官们就发现了事情不对劲,离地面越来越近,降落伞却还没有打开,这已经远超降落的安全距离了。

可以说,能够生还的几率几乎没有。

军官们刚想发出命令,还没发出声音,就见伞兵们一个接一个的径直摔向了地面,目睹了这一场面的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随即吓得四处逃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4

事情发生后,负责人立即对士兵们进行了医治,不幸的是,16人当场丧命,重伤的有8位,失踪了9人,虽然组织了搜救队进行搜救,但无果,很大可能也是丧命了。

原本应该是一场出尽风头的表演秀,不料却成为了夺取伞兵们生命的“表演”,不论出于什么原因才有了这场活动,也不论处于什么位置,失去的生命都让人感到惋惜。

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其中地面的一个人不幸被砸中,因此也丧失了生命。这场“表演秀”伤亡34人,再加上地面当时也有多家媒体,可想而知,事件发酵的程度有多快。

这件事引起了印度整个国家上下的波动,人们对丧生的伞兵们表示了深切哀悼,而与此同时,疑问也在人们心里产生了,究竟是伞兵们的失误,还是降落伞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5

事故原因

不少媒体开始借此次事件进行发挥,你要说一个伞兵失误,打不开伞包情有可原,三十多名士兵同时打不开伞包,那可就不是伞兵的原因了。

之后,有人匿名向媒体透露消息,这次事故发生的原因,确实跟降落伞包脱不了干系,但这也不能完全说明是伞包的质量问题。

有官员称,这些降落伞包采购于一家,不论是口碑还是质量,都上乘的供应商,都进口于美国或者日本,属于军用级别的。

一般来说,打不开伞包这种问题是不会出现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些降落伞包确实是进口的,为购买这些装备也花了不少钱。

但是,有人想从中捞取一点费用,便给这些伞包“贴了牌”,也就是说,本来应该是进口的降落伞,换成了自己国家产的,只是把外包装换成了国外的。这样一来,降落伞的质量大大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6

这是为什么呢?印度国产的降落伞质量有这么差吗?

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印度军方使用的都是英国产的伞包,但这样一来,费用就大大提高了,所以为了节约成本,印度便开始自己进行生产。

设备也要从英国进口,但令人感到吃惊的是,他们进口的机器,竟然是个“老古董”——英国在四十多年前使用的机器,技术也不可能能有多先进。

印度自知技术不行,便重新进行进口伞包,昂贵的价格加上“进口”的加持,使得印军对伞包的质量非常放心,却没曾想到,一时的疏忽,让士兵在关键时刻丢掉了性命。

印度伞兵

提起印度伞兵,这支队伍组建的过程也是十分坎坷。

二战期间,英国为了能够支援欧洲战场,便在印度殖民地建立了一支空降部队,名为第50伞兵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7

之后第44伞兵旅又组建完成,在战场上奋力拼搏,获得军官们的一致褒奖。

之后,两支队伍进行整编,变成了第44空降师,这就是印度伞兵的前身。

部队进行整编训练过后,在英帕尔会战期间,第44空降师就首当其冲,被派往了战场上。

他们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一战,每个印军士兵都殊死抵抗,甚至用上了肉搏,最终成功守住了英帕尔要塞,盟军统帅对这支部队甚是嘉奖。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开后,这支战功赫赫的第44空降师自然也被一分为二,包括其中的装备和设施。

印度军队在分开后,在此空降兵的基础上,又先后组建了第50和51伞兵旅。

在1988年的“仙人掌”行动中,50伞兵旅真正的一战成名,印度接到马尔代夫总统的请求,去平定叛乱,不到十二小时,第50伞兵旅就成功将武装分子攻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8

经过此次战斗,印度洋的控制权实际上也被印度握在了手里。

总而言之,印度空降部队的作战力量,不可小觑。

伞兵的第二生命

伞兵伞兵,那么,降落伞,就是他们的第二生命。

降落伞的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306年,我国的杂技艺人在表演时,会从高墙一跃而下,但能平稳落地,这借助的就是纸做的伞。

之后传入欧洲,经过逐渐加工,在17世纪,大面积地流传了起来。

有了飞机后,再和降落伞加以结合,空降兵就组成了。

相比于在地面上的陆军,伞兵接受的训练更为严苛。

高空不比地面,不确定性会更大,也会遇到更多的危险,比如没有把握好开伞的时机,最后怎样只能看命了;

又比如离机重心没有掌握到位,就会在空中发生翻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9

即使一个伞兵,能够熟练的掌握离机以及开伞的时机,但如果遇到强气流等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自身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通常有一种说法,伞兵的生命只有二十秒。

这是因为,一般来说,他们跳伞的高度在八、九百米左右,这个高度跳伞,到地面正好为二十秒。

而在这么短的黄金时间内,伞兵也很容易成为敌人的目标,危险性极大。

因此,一名合格的伞兵,不仅要在身体素质、训练素质方面过硬,更要有巨大的心理素质,遇事能冷静处理。

有句形容伞兵的话,大家应该也听过很多次,那就是“伞兵天生就是被包围的”。从这句话,就能看出伞兵的危险性,他们遇到的困难都是无法预料的。

但换句话说,伞兵的重要性也是无法替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0

在作战中,能够深入敌后进行作战,除此之外,进行抗险救灾也是他们的特长。

能够在道路通讯毁坏情况下,从高空进行作业,成为第一批的救援力量,成功为后续的大部队做出指引,不愧为“无冕特种兵”。

再回过头来看,印度的伞兵表演事件,无疑给各个国家看了一场笑话,但印度经历过这次惨重的教训,想必以后会更加重视对技术的监管和维护,对人员的训练也会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