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一位老汉在野外解手忘了带纸,随手捡了张烂纸片,没想到这纸片竟然给我国增加了两项世界第一。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纸片有何特殊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户外解手发现意外宝藏

老汉姓李,是甘肃天水市的一名普通护林员。

每年夏天都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近几年这里也出现过多起火灾事故。为了守护林区的安全,老李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1986年的一天,老李很早就起床了,他仔细检查自己带上的装备,确保一切就绪就背着巡山包出发了。

老李沿着规定路线,拐弯抹角地巡视整个辖区,直到中午时分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下午巡山完毕,老李又累又热,本回到家里后本想补个觉。

可是满屋子燥热的空气让他难以入睡,小电风扇对驱散这热浪毫无作用。老李渴得嗓子冒烟,一口气喝了大半碗凉水,这才缓解了些许燥热。

再这么待下去实在难受,他决定返回山里避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

林区里树荫重叠,微风徐徐,比家里凉快多了。老李很快就找到一处平坦草地,找了棵大树枕在树荫下,几乎是倒头就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老李感觉肚子一阵翻江倒海的绞痛,他连忙起身,找到隐蔽处将就解决了需求。

这时老李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出门时忘带纸了。

林区里一个人也没有,求助无门。

老李焦急地四处张望,又大声喊叫,希望能有人听见。但平日里就鲜有人来,更遑论这个时候。老李只能自认倒霉,准备找些树叶草草了事。

这时,老李的目光落到了地上的几片破旧纸张。

这些纸很旧,边缘破损不堪,但是纸质结实,并有些奇特的纹样。

老李拾起纸片仔细查看,发现上面居然有些奇形怪状的文字,既不像汉字,也不是英文数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3

老李凭着多年林务工作的经验,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重要的文物。

他判断这纸张至少有几十年历史,保存很不完整,上面的文字则更像某种古代语言。

作为在这山区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人,老李自然知道这里历史悠久,曾经也发生过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

上级领导更是一再嘱咐要保护文物。想到这里,老李二话不说,将纸片小心收好,决定直接送往护林站,让专业人士鉴定。

老李知道,自己仅凭片段是难以判断文物真伪的。

他并不敢轻易下定论,更不敢私藏文物。老李明白自己的职责就是发现后及时上报,由相关部门进行判定,不能擅自处理。

老李之所以能够保持谨慎态度,并第一时间将疑似文物上报,与他的个人经历也有很大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4

尽职尽责

老李出生在一个传统家庭,性格活泼开朗,长相高大英俊,深受乡亲们喜爱。

年轻时老李一心想着事业,从不回应村里姑娘的示好,因为他认为要先成家立业。

后来老李终于娶到心仪的妻子,二人恩爱非凡,却一直没有孩子。

这成了老李家的心病。亲戚们都在背后猜测老李或他妻子有问题。

其实,老李年轻时不慎从山上摔下,造成了身体伤残。但他不想诉苦,也没跟他人说起。老李和妻子默默承受着来自外界的议论。

老李夫妇对生育问题一直保密,不希望成为他人茶余饭后谈资。可是这些闲言碎语却如惊弓之鸟,让老李的妻子承受不住如此压力。

她变得越来越消瘦憔悴,精神状态每况愈下。老李尽力安慰妻子不要放在心上,但终究阻挡不住妻子内心的伤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5

最后,在又一次大吵后,老李的妻子选择离开了这个让她伤心欲绝的地方。

她不告而别,只留下字条说明自己去了远方。老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可怎样也找不到妻子下落。

他只能一人在家中待着,像丢了魂似的。妻子走后,老李变得异常沉默寡言。

看着儿子生无可恋的状态,老父老母十分担忧。他们争取了各种方式想让他开心,但收效甚微。

一日,老李的堂哥来访,看见堂弟萎靡不振的样子也是叹气不已。堂哥在本地有点小影响力,这次特地过来是想帮助老李。

堂哥说自己刚从镇里听说林业局那边正在招聘护林员,工作轻松又稳定,如果老李愿意去试试,说不定会喜欢上那份工作。

老父老母听了这番话,立刻感到一线希望。他们央求老李去林业局试一试,也好过现在整日把自己关在家里。况且护林员的工作又轻松,老李去了会比较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6

老李起初强烈反对,不愿离开家中半步。但在父母的再三恳求下,还是勉强去了一趟林业局。

出乎意料的是,老李竟然通过了面试,正式成为了一名护林员。

林区工作虽然单调,但环境清幽,老李也渐渐喜欢上这份工作。他尽心尽力完成巡山、防火等任务,开始活泼开朗了些。

老父老母看他状况好转,也放下心来。

但是这片林区可不是普普通通的林区,数年前,就在这里曾出土过重要的古墓文物。

原来几年前,文物部门曾在此处发现一个古墓,相信出自某个王公贵族之手。当时考古工作者兴奋不已,预计会有重大发现。

不料好景不长,这座墓穴很快就被盗墓贼盯上,遭到严重洗劫。

那次盗墓事件轰动一时,考古学家们紧急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但收获甚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7

墓内原本价值连城的文物已被盗墓贼洗劫一空,只留下些残次品。

考古人员痛心疾首,没想到古墓竟遭此劫难。

这件事也引起本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地决定加强这一历史遗址的保护,严打盗掘文物的行为。

林业局应运而生,老李就是这个时候进入林区担任护林员的。

得知林区曾遭遇盗墓事件,老李非常气愤。他谴责盗墓贼的贪婪和无耻,表示一定会严格看守林区,不能让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谁也没想到,老李后来竟然在此偶然发现了一件失落已久的文物,就是前文提到的碎纸片。

次日一早,老李将纸片送往县文物局,交给了专家鉴定。

果不其然,专家断定这确实出自当年的古墓,是墓中文物中的一部分,意义非凡,而且还创造了两个世界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8

两项第一

专家们仔细检测纸张的材质、工艺以及表面特征,很快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判断——这张薄薄的纸片,竟然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根据中国历史上流传久远的记载,造纸术是东汉时期才由宦官蔡伦改良发明的。

中国人因此也一直认为,造纸技术起源于东汉。但老李这无心的小发现,却推翻了这一历史认知。

原来在西汉时期,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造纸技术,并能生产出质量上佳的纸张。

这意味着,我国造纸技术排名世界第一。

这个重大发现震动了专家们,也令他们激动不已。

一项重要的文明技术,它的起源竟然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历史时期,这对人类文明史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9

想到这里,在场的每一个专家都为老李的机智发现感到无比荣幸。

随后之后,考古队又在老李捡到纸片的附近进行了细致勘探。

他们竟然找到了几片与那张纸质感、色泽十分相似的纸片残存。专家们连忙将这些纸片拼凑在了一起。

这下考古队更加激动了,因为这些纸片上居然描绘出了一个地图,用线条标示出山川地形的轮廓。

这明显是古人用笔绘制的纸质地图,而且图形线条清晰可见,并用不同的笔触来区分地形。

这意味着,我国还是第一个使用纸质地图的国家

专家们翻阅着文献,与该地图进行比对。这张地图的风格与已知最早的宋代纸质地图截然不同,它更像是西汉时期的画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0

一个偶然的发现,两次颠覆性的认知突破。中国人不仅更早具备了造纸技术,也更早拥有了纸质地图。

这对于中华文明技术发展历程的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