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不仅要面对来自同级车型的竞争,当前对于燃油车型而言还需面对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带来的冲击,因此降价促销成为了燃油车型的必然之选,而对于家用消费者而言,性价比的提升喜闻乐见。大众朗逸参数图片)作为国内家轿市场的主力车型之一,在5月售出了23952辆新车,当前全系3.3万的优惠功不可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朗逸之所以能成为家轿市场的主力车型之一,与其高效经济的动力表现相关,目前24款朗逸提供了两款动力,包含1.5L+6AT和1.5T+7DCT两种版本,两车分别有着81kW(110Ps)/141N•m和118kW(160Ps)/250N•m的性能数据,在油耗上充分满足家用需求,分别仅有5.92L/100km和5.4L/100km。在调校上,两个版本均拥有相对线性沉稳的油门设定,能让整车驾驶感受保持柔和稳重的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底盘设定上朗逸也充满了德系韵味,整车采用MQB平台进行打造,并配有麦弗逊与纵臂扭转梁式悬架结构,面对路面的颠簸起伏能较有效化解纵向的多余颠簸,同时模块化平台的优势也让整车内部无论是乘坐还是储物空间均保持宽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动力在经济性上的优势之外,朗逸在外观设计上也迎合了国人的中庸审美偏好,车头区域提供了两个版本的设计,普通版以大众传统的横向格栅设计为主,并让两侧大灯与其融合,拓宽了整体的横向视觉尺寸,星空版车型则融入了年轻化设计,点阵式的中网配上贯穿式镀铬条,让其运动感进一步增强,前包围区域也根据各自车型的特点进行了单独设计,但年轻化均是主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款车型在车侧的设计上基本保持一致,前后轴协调的身形比例让其看上去精干而务实,车顶带有相对平滑的弓形曲线,镀铬或黑色的窗边线条在尾柱区域保持了微翘的夹角结构,腰身线条从头至尾凌厉贯穿,并带有相对锋利的切线边角,车门下方略偏内凹,配上立体凸出的裙边设计,让其车侧身形保持相对精干的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车尾区域的设计也根据不同版本车头的风格略有差异,车尾整体保持相对厚重的宽体结构,侧方肩线延伸至尾灯区域后形成内收的延伸,勾勒出楔形的尾灯组区域,尾门边角带有微凸的切线边角,形成类似鸭尾的尾门轮廓,后包围区域也有着立体外扩的结构,同时底部增加了黑色护板,星空版车型还搭配了前唇区域的网状格栅,两个版本均为隐藏式排气,增加了尾部视觉的简约属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饰设计在追求年轻化的同时,也紧随智能化的步伐,中控台延续了德系T型布局,但在材料选择和色彩搭配上更为丰富多样,使得整体质感得到提升。普通版车型在中控台前侧加入了打孔设计的面料覆盖,并融入了镀铬和烤漆饰件。星空版车型则较为注重运动感,部分车型还增加了红色元素进行点缀。台面中央配有悬浮式中控屏,下方则为旋钮和按键搭配,方便了车内功能的调取和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控屏根据车型配备8英寸和12英寸两种尺寸,内部采用大众常规的智联系统,涵盖了车联网、CarPlay、CarLife以及GPS功能,在使用流畅度和功能性上保持了实用水平,同时各类主流配置的加入也增强了车内的科技属性。仪表区域均为液晶显示,并分为8英寸和10.25英寸两种大小。智驾层面朗逸表现相对薄弱,入门款为L0级,而其他车型则均为L1级水平,但全速自适应功能也增加了日常驾驶的便利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款主打家用场景的紧凑级车,朗逸有着4678*1806*1474mm的尺寸数据,轴距则为2688mm,MQB平台的优势增加了车内空间利用率,座椅采用织物、仿皮和皮织混搭多种面料覆盖,内部则保持相对软硬适中的填充质感,后备厢有着510L的常规容积,同时可按比例放倒的后排也能通过调节对装载空间实现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众朗逸在5月的销量位居紧凑型轿车第4,这与其全系进行的较大优惠相关,同时车型本身的均衡表现也让消费者认可其产品实力,不过面对电气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朗逸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走得更远,势必需要加快整体的转型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