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终于在毛主席正确的领导下胜利来到了陕北,只是陕北的冬天来得比较早,很快,后勤部长杨至成就丢给毛主席一个难题。

很多红军战士们没有过冬的衣服,部队也只剩下一千元,这根本不够。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如今来到陕北的中央红军战士们,都是从枪林弹雨中留存下来的老兵,子弹没能夺取他们的生命,难道要倒在这个冬天吗?不,这不能!

毛主席一改往日的平静,他着急的在屋子里踱步,最终,毛主席好像下定了什么决心,他开口对着众人问道:“我们是否可以找徐海东同志帮忙?我想,如果有可能,他会帮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海东此时是红十五军团的军团长,红十五军团是由红二十五军以及陕北红军组建而成的队伍,在此之前,红二十五军隶属于红四方面军指挥,陕北红军则是与中央红军统一战线。

而两军合并时,由于红二十五军实力较强,所以整个红十五军团其实是以红二十五军为主。

相对于中央红军来说,红二十五军要更早的来到陕北,所以他们的家底也雄厚,除此之外,在所有长征的红军队伍中,红二十五军又最为特殊。

它是一支人数最少,平均年龄最小,出发最晚,唯一有增员的部队。

红二十五军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徐海东在其中功不可没,因此,红二十五军抵达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师后,他毫无疑问的成为了两支红军队伍的最高领导人,即红十五军团军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在来陕北之前,其实根本没有见过徐海东,只听过他的名字,但并不了解他的为人。

此时中央红军的处境,相当艰难,在此之前,由于诸多原因,红四方面军南下,与中央红军有了分歧,而中央红军自此长征以后,要么是在面对敌人的“追剿”,要么就是在前往战斗的路上,从1934年10月长征开始到1935年10月抵达陕北,整个中央红军,基本就没有一天是休息的一天。

一年的艰难作战,中央红军损失惨重,不仅人数大规模的减少,而且物资也基本消耗完毕,能够来到陕北,已经是万分不易。

此时面对陕北的冬天,毛主席实在没有办法,他只能向徐海东借钱,帮助战士们度过在陕北的第一个冬天,而徐海东的做法,倒是有些令人出乎意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给徐海东写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几个字:海东同志,请你部借2500元给中央,以便解决中央红军吃饭问题。

拿到小纸条后,徐海东陷入到了深深的懊恼中,在此之前两军会师时,徐海东曾给中央领导送了棉衣,但是他没有想那么多。

当天,徐海东就找到了红十五军团的后勤负责人查国桢:“老查,部队还有多少钱?”

查国桢:“我算算,大概还有7000元,军团长,你要干什么?”

徐海东:“拿5000元给中央红军。”

查国桢有些舍不得:“军团长,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这些钱看似多,其实也没多少,我们还要买药,买食品......”

徐海东严肃起来:“老查,我们长征的时候,天天想中央,盼中央,现在党中央,毛主席他们比我们更需要这笔钱,不然战士们怎么过冬天?无论怎么说,都要把这些钱抽出来,送给中央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查国桢听后落下了眼泪,他也是一名老红军了,当徐海东话音刚落,他当即表态:“军团长,您说得对,今天,我也不当这个“守财奴”了,我现在就去给您拿钱。”

第二天,徐海东骑着马来到了党中央的驻地,将5000元交给了党组织。

对于徐海东的“大方”,毛主席尤其欣慰和高兴,彭德怀向来很少夸人,一般“骂人”的多,但是这一次,他主动对徐海东说:“那钱真是“雪中送炭”,应多多感谢你这个财神爷。”

徐海东很谦虚:“这是应该的,本应多给些,无奈我们也穷,拿不出啊......”

在中央红军最需要的时候,徐海东送来这5000元,他的雪中送炭,也让他的革命道路,发生了剧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此,徐海东在毛主席的心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后来毛主席不止一次的在公共场合说徐海东对革命有大功,指的就是这件事。

几十年后,徐海东留下了回忆录,他在书中谈到了此事,即便是过了几十年,但是徐海东对这件事的印象尤其清晰。

徐海东写道:“我对毛主席是真诚地拥护和热爱的。当杨至诚同志拿着毛主席批的条子,要二千五百块钱时,我把供给部长找来,问他还有多少钱,他说全部七千元。我说留下二千,其他五千元全部送交中央。当时我认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无条件的服务中央。”

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无条件的服务中央。”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徐海东的思想和觉悟水平,是有多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对徐海东的做法,非常欣赏,此后,无论在什么时候,毛主席对徐海东都怀抱着关爱的情感。

抗战时期,徐海东因劳累过度吐血,毛主席得知,不仅送来钱让他买东西补营养,而且还坚持的让他从前线下来,好好在医院养病,并亲笔写下八个字:精心养病,天塌不管。

毛主席的关切,让徐海东深为感动,此后多年,他都没有再担任军事主官,进行军事战斗,但是毛主席依然将他视为共和国的功臣,自己的爱将。

1955年,我军决定对战争年代里为革命立下汗马功劳的将领授衔,关于十大元帅的名单,没人有意见,对于十位大将,也是如此,

徐海东被授予了大将军衔,并排名第二,其他人对此没意见,徐海东自己却是很惶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海东给党中央写了一封信,觉得自己能力不足,所以请求降为上将,对此,毛主席与其他中央领导人都进行了否决,甚至周恩来还亲自出面劝徐海东,最终使得徐海东安心接受了大将军衔。

1956年,身体修养差不多的徐海东当选为了中央委员,毛主席对此很高兴,后来中央一召开委员会时,毛主席总会大声问道:“海东同志来了吗?”

随着时间流逝,这逐渐成为了一个惯例。

到1969年哪个特殊的时代,毛主席依然惦念着徐海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年召开九大时,毛主席没看到徐海东的名字,随即说道:“一人向隅举座为之不欢。”

周恩来明白毛主席的意思,遂紧急召开会议,决定选徐海东为九大代表,并加入主席团,在九大开幕那天,毛主席缓缓走上主席台。

这时的他已经年龄很大,但是他仍旧没有忘记徐海东30多年前对中央红军的帮助。

毛主席问道:“海东同志来了吗?”

坐在轮椅上的徐海东激动回话:“来了,来了。”

毛主席听后对他挥挥手,笑了笑,会场当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徐海东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