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24年6月,最具争议、最带流量的话题人物应是姜萍。

17岁,就读于江苏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服装设计的小女孩姜萍,在这个初夏时节以一场数学大赛的成绩掀起了一场几乎是全民参与的大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姜萍作为一名农家子弟,中专生,在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获得了全球排名12的好成绩,完胜了众多名牌高校的数学精英。

这一震撼全国的成绩,无疑可以称之为草根逆袭精英的绝佳案例。也让无数普通人视姜萍为偶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姜萍事件背后,寓意着即便一个人处在为蓝领工人输送人才的中专,也能诞生出领先全球的数学精英。

认同、称赞姜萍的人,显然也认同寒门是可以出贵子,贫瘠的土地上也能开出美丽的花。

否定姜萍的人,认为姜萍是在其数学老师王闰秋为首的“团伙”下,“被操控,属于有预谋的团伙式做假”。

甚至有数学界几十位大佬已联名上书要求复查姜萍事件,有数学金牌教练悬赏200万元公开征集做假线索,还有数学专家公开征集“王闰秋团伙”的犯罪线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肯定姜萍的人相比,否定方大多是数学界的精英人物。

某种程度上,他们否定姜萍行为本身,客观上看是在捍卫数学圈的纯洁性。

如果让姜萍这样一个中专生,获得的全球排名12的成绩真实可靠,那么在数学领域付出高昂成本的名牌大学精英情何以堪。

支持与否定姜萍的两方这几天唇枪舌剑,互相对骂,收获了各自圈层无数点赞。

看起来双方几乎不可能因为对方的攻击而改变立场,相反各方原有的肯定和否定立场正进一步被强化。

笔者因为非数学专业人士,对高等数学并不熟悉,无法对姜萍事件的真假作出判断。

个人看法是认定姜萍大赛舞弊一方目前所提供的证据,尚不足以认定姜萍做了假。

笔者乐于看到这个时代有创造奇迹,有姜萍这样肩负平民希望、草根跨越阶层的人物出现。

有姜萍这样的人存在,某种程度上才能让大多数未来将成为蓝领工人的平民看到希望。

相比姜萍是否舞弊、作假,笔者更关注这一场席卷全国的姜萍事件大讨论,整个社会两极化,冲突双方严重对立的社会现象。

关注的是这场数学大赛,一位选手是否作弊,这个社会已经给不出一个权威答案,一个能够让各方都认可调查结果。

姜萍参加的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显然是由一家公司举办的数学竞赛。

这场大赛组委会显然是要给出选手是否舞弊的第一责任人。如果一场轰动全国的数学大赛无法确定一个参赛选手是否舞弊,那么这样的比赛就不应该继续举办下去。

如果由商业公司举办的数学大赛不能给出答案,那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就应该介入调查,给出独立的第三方调查结论。

不能让此热议全国的事件,肯定与否定的对立双方矛盾进一步升级,社会舆论更加撕裂。

如果一个社会,最后连一场数学大赛选手是否舞弊、作假都不能给出一个权威的结论,那么就要反思问题出在哪里。

姜萍事件背后很大程度是期盼创造奇迹的平民与圈层化的精英之间的一场舆论大对决。

围绕姜萍事件的争吵还在继续,但姜萍已被很多人视为希望的象征。(文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