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6岁的瑞典的环保代表格蕾塔·通贝里将矛头直指我国,说就是因为中国人使用筷子,才导致了森林面积减少。

然而同一时期,她却对日本排放核污水事件视而不见。

那么,这位“环保少女”究竟为何如此双标?她又为何无端指责我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因气候引发的火灾问题,通贝里罢课抗议

一切的一切,还得从2018年说起。

当时瑞典遭受了一场罕见的大火灾,这场灾难暴露了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

后来经调查显示,这场大火源于长时间炎热干燥的气候,最终导致了数百万美元的财产损失和难以恢复的生态破坏。

当时只有15岁的格蕾塔·通贝里,从这场灾难中看到了气候变化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巨大影响,正好借由这个契机,她开始了自己的环保行动。

在2018年的夏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见证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抗议行动。

在经历火灾后的格蕾塔·通贝里决定放弃上学,而是转向议会大楼外,每天高举一面写有“气候罢课”的标语。

当时,瑞典正在进行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大选,通贝里用这种直接的方式将气候问题推到了公众和政界的焦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

大选结束后,她开始每周五固定在议会前集会,这就是广为人知的“未来星期五”(Fridays for Future)运动的起源。这一行动迅速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青年运动。

受到联合国的邀请,影响力与日俱增

转眼到了2019年,格蕾塔·通贝里决定更进一步地减少自己的碳足迹,并开始了一次被广泛报道的“零碳排放”之旅。

与此同时,她收到了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的邀请。就这样原先计划中的环保宣讲行程被暂时搁置,她开始全力以赴地准备这次在联合国的重要演讲。

为了确保这次旅程符合她的“零排放”承诺,通贝里经过深思熟虑,最终选择了乘坐帆船穿越大西洋。这场耗时15天的海上之旅吸引了全球媒体和环保人士的目光。最终,格蕾塔·通贝里成功地乘帆船抵达了美国的纽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3

联合国气候大会的演讲日终于到来,格蕾塔站在世界舞台上,然而,当她走上演讲台,她的语气出人意料地严肃。

不知是事先精心策划还是即兴发挥,通贝里的演讲针对全场的一百九十个国家代表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她不仅责备各国在应对气候危机方面的不作为,还公开质疑全球领导人的道德责任和决心。

通贝里越发肆无忌惮,竟然指责中国的资源浪费

在后续活动中,格蕾塔·通贝里的视线转向了中国,并发表了一系列批评性的言论。

她指责中国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导致资源浪费,并错误地将这与亚马逊森林的消失联系在一起。她甚至建议中国应学习西方国家使用刀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然而,这些指责似乎没有考虑到一些关键的背景信息和文化语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4

筷子不仅是一种餐具,还是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和饮食习惯的一部分。该传统可追溯到殷商时代,具有深厚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通贝里似乎也未了解到中国在解决一次性筷子问题上所做的努力。早在之前,中国就已经认识到一次性木筷子对森林资源的浪费,并在很大程度上转向使用由人工种植的速生林木和废料制成的筷子,也有用竹子制成的筷子。

这些材料不仅是可再生的,而且它们的使用实际上有助于促进可持续林业,因为它们鼓励了经济林木的种植。

同时,通贝里的观点也忽略了文化多样性和全球不同地区在环保方面所面临的不同挑战和需要。

批评其他国家应该采用与西方国家相同的方法,可能会忽略这些国家自身独特的环境、经济和文化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5

在筷子问题上知道自己不占优势后,通贝里又把焦点放在了我国碳排放的问题。

她引用了2019年的数据,指出中国的碳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27%,而美国和印度分别占11%和6.6%。

然而,这一数据的呈现方式忽视了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人口规模。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然而然地,总碳排放量会相对较高。

但如果转换为人均碳排放量,据2019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是10.1吨,而美国则高达17.6吨。

而且,更让人觉得恼火的是,当时日本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上百万吨核废水排入大海时,通贝里似乎对这一事件保持沉默。

尽管日本方面声称废水的放射性物质含量很低,但其潜在的环境风险和长期后果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6

而相较于日本、美国等真正在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贝里的黑料曝光,她根本不是什么环保主义者

就在通贝里的环保事业似乎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一些批评和疑问也随之浮现。

有人批评她是否全面地考虑了问题的各个方面,以及她是否在公平地对待不同国家和文化。

这些疑问和批评意味着,即使是最富有激情和决心的环保倡导者,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自我反思。

这既包括如何更准确地解读和使用数据,也包括如何平衡对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批评,以更全面和公正地推动全球的环境保护进程。

当然,这些批评,相比于通贝里真正的黑暗面而言根本不算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7

后来,有媒体爆料出,她曾乘坐帆船穿越大西洋以减少碳排放,但事实上,为了送她这艘帆船,竟然有两名船员需要乘坐飞机往返于美国和英国。这种行为明显与她宣扬的“低碳生活”理念不符。

此外,她的帆船上被发现的大量塑料瓶垃圾也引发了质疑。这与她一直提倡的“零排放”理念形成鲜明对比。

更让人诧异的是,她在私生活中穿着皮革大衣,家里还有价值高达10000欧元的真皮沙发。

这些行为让人质疑她是否真的是一个全面、一致地践行环保的人。

尽管有这些批评和负面报道,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通贝里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已经激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讨论和行动。

她年纪轻轻就在做很多成年人尚未做到的事情,这确实值得赞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8

但是,她可能也需要反思,确保自己的行为与她所宣扬的价值观完全一致,以免被视为单纯的环保口号而非实际行动的代表。

我国近几年为环保做出的成就

早在1983年,我国政府就已经开始高度重视环境问题。近些年来更是通过多种手段,包括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努力减少碳排放和保护其他环境问题。

据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中国的碳排放已经减少了35%。而且在短短几十年内,中国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成功地减缓了土地退化,还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完成了超过十万平方公里的防沙治沙任务。

更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以来,中国已经变成全球湿地保护的佼佼者。在过去几年里,中国成功地增加了全球湿地面积的二十多万平方公里,同时森林覆盖率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达到了23%,人工林面积更是全球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9

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案例是陕西省的吴起县。这个县曾是黄河上游最严重受到水土流失影响的区域之一。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吴起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退耕还林、退耕还牧以及封山育林。

多年的持续努力使该县在退耕还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甚至被誉为全国退耕还林面积最大的县区。

再以毛乌素沙漠为例,这里曾因过度放牧和植被的大规模破坏而导致严重的土地荒漠化。

为了重塑一个美好的家园,当地政府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建立防风林带和进行水资源管理。

通过引入滴灌技术和其他现代农业实践,经过多年的治理,该区域的沙漠化问题已得到有效控制,治沙面积达到了63万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0

可以说,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着全面和长期的计划,成果也逐渐显现。这些努力和成就不仅对中国自身有重要意义,也为全球环境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小结

虽然格莱塔·通贝里一开始以纯真的理想主义挑起了环保运动的大潮,但这时间一长,她似乎越来越多地被塑造成政治舞台上的一枚棋子。

年轻和缺乏经验让她更容易被利用,进而使她最终被边缘化。

然而,我们不能忘记,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紧迫问题。

唯有全球各界携手共进,投入到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环境保护工作中,才能确保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