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短视频塞满生活每一个角落,阅读还是必要的吗?我们又该如何阅读呢?6月23日,“青春北京大讲坛”在北京青年宫举办,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回答了这些困惑,在他看来,无论时代如何改变,阅读永远是人生的基本功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文轩。主办方供图

作为国内首位获“安徒生奖”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多年来笔耕不辍,著有长篇小说《草房子》《根鸟》《青铜葵花》等,有220余册作品被译为英、法、德、俄、希腊、日、韩、瑞典等40余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

曹文轩谈到,无论阅读还是写作,积累都是重中之重,“每一本好书,都是黑暗中的一道亮光”。他向现场的青少年提问,为什么文学会流传很多年?为什么我们要坚持阅读?

他也给出了自己心中的答案:“文学作品都有情感,是永恒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让更多人爱上阅读,而广泛的阅读,能够使人们从更多样化的角度理解生活,感悟生活。从阅读中汲取智慧,从文字中积累力量,这就是经典文学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春北京大讲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2024年以来,“青春北京大讲坛”活动已举办三期,今年增设的“青春朗读者”、话题打卡、集章等特色环节,也受到青少年的欢迎。讲坛还将联合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四中雄安校区、北京郭守敬纪念馆、耳朵里的博物馆等多家单位,邀请更多知名专家登上“青春北京大讲坛”舞台。

本次活动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指导,北京青少年服务中心和北京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北京出版集团十月分公司(十月文学院)承办。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