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给你一个机会,你也能封侯拜相、抵定乾坤。

一个县城的人足以选出一套领导班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都以为,只有卓越的人才能占据高位,也就是所谓的“惟有德者居之“。其实本质上,是高位锻炼人,身处萧何的位置,你说的话就是权威,你做的决定就是英明,不是因为你是萧何,而是因为你是大汉相国。

我们这个社会,应该用藏龙卧虎来形容,只不过评定人才的标准比较单一。举个例子,从隋代开始,开始用科举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考试的内容基本上以儒家经典为主,这就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壁垒,很多有治国才能的人,没有掌握儒家经典,他就无法当官。

隋代之前,汉代选拔人才的方式是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是九品中正制,这俩制度本质上都是“关系”制,你朝中有关系,你就能被举为孝廉,没有关系你就是野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史告诉我们,被举为孝廉的人、参加科举考试高中的人,也不乏庸碌之辈。他们以庸碌之身高居庙堂,完全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某种资源。

像沛县能有刘邦、萧何、曹参、樊哙这么多猛人,就印证了这个道理,只要能掌握资源,草莽也能成为英雄。

读历史你就会发现,只有身处乱世,才会出现英雄出草莽的事例,比如刘邦的沛县班底、朱元璋的凤阳班底、洪秀全的金田班底。如果处于太平盛世,则只能通过朝廷规定的晋升阶梯,一层层的卷,科举考试实行了1200多年,出身平民之家的考生少之又少,绝大多数都是出身官绅地主之家,能够有充裕资源培养子弟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是微不足道的,普通人缺少的是机会,是资源。给牛顿一个支点,他都能撬动地球,给你一个机会,你怎么就不能封侯拜相?

所谓的知识、世面,这些都是稀有资源,只有一部分人才能享受到。说白了,就是信息壁垒和资源垄断,普通人如果能够打破信息壁垒,也能成为一个优质人才。像张雪峰搞大学志愿填报培训这件事,普通家庭的孩子怎么能懂得这些道道,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却掉进了生化环材四大天坑,好专业却被有资源的人给垄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邦带着他沛县的这帮穷哥们,趁着秦末大乱揭竿而起,和其他起义军联合(打破了信息壁垒),占据了一块地盘(掌握了一定资源),稳扎稳打,才有了之后的大汉王朝。

所以,小小沛县居然卧虎藏龙,时也?命也?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