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凤阳、江苏南通、湖北鄂州等地出台鼓励放弃、退出农村宅基地,并给予进城购置新建商品房补助的相关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凤阳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通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鄂州政策

划重点——鼓励放弃、退出农村宅基地的目的是,让农民兄弟进城购买新建商品房。所以这样的政策算是广义上的“以旧换新”,只是这个旧不是指的老旧商品房小区,而是指的农村宅基地,是让农民兄弟进城帮忙消化城市的存量房

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在主城区(崇川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锡通园区,下同)范围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给予购房款总额1.5%的奖补。自愿退出(放弃)农村宅基地进城购房的,给予一定额度的奖补,具体标准由全市各地自行制定。

也许现在大家觉得,让农民放弃或者退出农村宅基地,住进商品房小区的政策有割他们“韭菜”的嫌疑。但是在二、三十多年前,这是一件非常政治正确的事情——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意是让城市反哺农村,让农民兄弟也享受到现代化城市建设带来的便利,离开“茅屋土房,油灯煤球”,住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我记得我07年本科毕业后的二、三年,就做了不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这里有一个核心的问题——土地性质的转变。并且这个问题同样还涉及到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和人口不断流入城市,城市的范围也不断地扩大,原本周边的农田耕地和城市建设发生了直接冲突。但我国曾经是数千年的农业大国,以农为本的认识,深刻烙印在政府的思想中。所以18亿亩的耕地红线是国家战略安全的保障,这是不能随便触碰和突破的。

但不断扩大的城市,不断增加的常住人口,对城市建设用地的迫切需求,面对被农村包围的城市,该如何破局?

重庆给出了一个答案——地票制度

地票制度通过土地性质置换的方式,解决了当时重庆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问题。在前重庆市长黄奇帆《重组与突破》一书中,黄市长提到的,当时重庆主城区每年2万亩房地产建设用地中,有1.9万亩来自地票,覆盖率超过95%。

所谓地票,就是指将闲置的农民宅基地及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益公共设施用地等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后,产生的建设用地指标。简单理解,就是农村的宅基地复垦并通过验收后,其置换出的建设面积,以票据的形式进入土地交易市场进行交易,持有人可以按招拍挂相关规定获得城市里相应土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所以,这是在不突破18亿亩耕地红线的基础上,增加了城市周边的建设用地

回到问题,南通、凤阳、鄂州当地政府发布的通知中,对于宅基地退出的一个重要的规定,就是必须复耕复垦,才能享受到置换或者购买新房的补贴。某种意义上是确保耕地和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之间的平衡。

不过,目前农村宅基地上修建了不少所谓的小产权房,尽管没有产权,但是农民依然能够“出售”或者“长租”给城市里的人,尤其是在避暑避寒,有旅游资源的农村地区。也就是说,农村人现在能够利用手上的宅基地,做“房地产”和乡村旅游的生意。这种小产权房给当地农民带来的收益,远大于退出宅基地,购置新建商品房那点补贴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乡村旅游盘活小产权房

那么,农民兄弟恐怕是不会为了这点蝇头小利放弃宅基地的使用权吧!人家不需要放弃宅基地,一样在县城里购买商品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