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包括脑梗、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是近年来重要的健康杀手。它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急性期带来的生命危险,在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度过急性期以后的后遗症更是重大的医学问题。其中,一侧肢体偏瘫可以导致患者失能、丧失行动能力,带来沉重的家庭和社会健康负担。中国这类患者已经达到3000万人。进入慢性期后的偏瘫肢体功能的重建一直是世界级的医学难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徐文东教授、顾玉东院士领衔的多学科团队花费20多年,紧盯肢体功能恢复这一方向,持续深入研究,提出了中国源头创新的偏瘫治疗方案。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北京颁发,上述团队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也是近十年来外科医学领域少见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传统对于偏瘫肢体的治疗方法一直注重如何恢复损伤的半球,而该团队经过长期研究首次提出,如果避开损伤半球,转而开发健侧半球的潜能,可以通过“左右颈七神经交叉移位”的显微外科手术,将瘫痪上肢的神经连接至同侧健康半球,能够实现给偏瘫肢体“换大脑”。这一全新理念应用于临床实践后取得了巨大成功,患者多年的“瘫痪手”在术后成为“可用手”,这一标志性成果2018年发表于国际医学界顶级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是该刊发布的第一篇中国学者独立完成的外科新技术原创论著。

同时,徐文东团队现在已经建立了从术前评估到手术方式、术后康复等在内的系列标准,发表了临床实践指南。此外,还研发了专用手术器械,开发了配合神经移位手术的医工结合的高功能假肢及外骨骼设备,由此建立了覆盖“伤、病、残”等常见病种,并联合治疗及康复的“肢体功能重建”新学科。以全国学会为载体,该团队已经建成了全国联合治疗康复网络和专病联盟,将“中枢-外周-中枢”等多种手术和康复新理念推广到全国。此外,徐文东团队的这一精湛技术也吸引了国外患者来华就诊,产生显著的国际影响力和社会效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文东教授为患者做手术 本文图均为 受访者 供图

脑瘫患者术后回归工作

50多岁的陈师傅是这一项技术的受益患者。他是上海一家老字号酒店的高级厨师,因长期工作劳累,出现了脑出血,在医院ICU住了一个多月,虽然生命无忧,却遗留了偏瘫后遗症——右手肩膀无法抬起、胳膊不能伸直,手掌无法打开。由于最拿手的颠勺炒菜动作无法完成,陈师傅只能离开工作岗位,不仅家里收入大幅下降,还需要老伴长期照顾,无法生活自理,负担很重。

一年前,陈师傅碰巧在电视上看到徐文东团队的“左右颈七神经交叉移位术”可以恢复手功能,于是前来面诊,并在全面检查和评估后接受了这一手术。

术后,徐文东悉心安排了康复团队,给陈师傅进行全程的康复训练和指导。术后1个月,他手的肌张力降下来了;术后3个月,肩膀能抬起来了;术后6个月,胳膊能伸直了。在长达一年多的康复训练后,陈师傅的手也能够自如地打开、握拳,终于他可以继续回归工作,做自己的拿手菜了。他坦言,“是徐教授团队给了我重新生活的机会!”

徐文东表示,脑卒中发病率正在变得年轻化,“正值壮年的患者一旦患病,对事业和家庭影响很大。对于这些病人,我们要更加用心,用最好的技术让他们尽快恢复功能,帮助他们回归生活和工作。”

传统对于偏瘫肢体的治疗方法一直注重如何恢复损伤的大脑半球,而华山医院专家团队提出的“左右颈七神经交叉移位术”,是一种“左右互换”的独特手术方式,为窥探大脑的奥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传统认为,成年人的大脑是基本固化的,一侧大脑控制对侧的肢体。徐文东团队发现,“换中枢”这一方式,可以诱导成年人的大脑不再固化不变,转而出现大范围的“功能重组”,即“脑可塑”,从而实现“一侧大脑半球同时独立支配双上肢”。该团队还发现了脑可塑的“关键期”,这些成果的发现大大推动了脑科学理论的发展。

如今,徐文东团队建立起了从术前评估到手术方式、术后康复等在内的系列标准,发表了临床实践指南。这一项技术也通过多种途径推广到全国,并下沉到区县级医院,造福全国偏瘫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徐文东教授

吸引欧美等外籍患者来诊疗,将中国原创技术推向世界

这一项中国的原创技术,不仅让全国偏瘫患者受益,还吸引了来自欧美多国的患者前来华山医院诊疗,甚至还有国外医疗中心的专家前来上海学习,并在临床上应用。

在徐文东诊治的病人中,一名从德国来的脑瘫患儿Felix令他印象深刻。出生时,Felix的脐带绕颈造成大脑缺氧,生下来不久后被诊断为脑瘫,左侧上下肢呈痉挛性偏瘫。左手臂轻度屈肘、屈腕、拇内收畸形,左手完全丧失抓握能力,生活起居依赖于母亲桑德拉的悉心照料。桑德拉在德国想尽办法,多方求医,只能实施康复保守治疗及肉毒素注射治疗,改善不明显。

一天,桑德拉在网上查阅到上海医生顾玉东和徐文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论文《健侧颈神经移位术治疗上肢痉挛瘫的临床试验》,此后又查阅到了综述《神经交叉移位术让瘫痪手重获新生》。桑德拉激动万分,随即联系了德国众多医院,并联系了撰写这一综述的作者。最终,她决定带着当时5岁大的儿子来中国治疗。

经全面评估后,Felix的手术顺利开展。整个手术历时约3小时,术中出血仅25毫升,非常成功。在病房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下,Felix恢复平稳,术后第2天就可以下地了,而且左侧上肢肌张力下降明显,痉挛程度大幅改善。术后第4天,桑德拉惊喜地告诉医生,Felix原本屈曲挛缩的左手臂可以主动伸直了,原本僵硬的手腕和手指也可以慢慢张开。

术后一周,徐文东团队为Felix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在团队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教给他们一套自行研发的训练操,叮嘱他们:“回国后要好好康复锻炼,以便进一步缓解患肢痉挛、促进神经再生和肢体功能恢复。”术后,Felix左手功能持续改善,并且健康成长。

当前,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以及各国顶级医疗机构前来华山医院手外科进修的医生也越来越多,中国原创的手术技术已经走出了国门,在世界各地广泛推广,造福全世界的广大偏瘫患者。

而徐文东本人也于2023年10月获第二期“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成为其中少有的外科医生类别的科学家。同年,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成立,徐文东也作为唯一的外科医生科学家,入选首批“复旦大学相辉学者”,引领学科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