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浙江省博物馆: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

浙江龙泉窑,是中国制瓷史上烧制时间最长的、分布范围最广的窑系。元龙泉窑舟形砚滴为元朝时期的瓷器,是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龙泉青瓷精品。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足不出户,“云游”博物馆;穿越时空,听文物“说话”。本期,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邀您共同欣赏《博物馆说》之“浙江省博物馆: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物名称:

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

收藏单位:

浙江省博物馆

藏品年代:

元(1206~1368)

藏品级别:

一级

尺寸(cm):

长16.2,宽6.5,高9.1

馆藏类型:

文具

简介:

全器作舟形,有仓棚和艄棚,船舷两侧置有栏杆,仓内塑有人物,为男女二人席地而坐呈交谈状。仓棚沿左边搁油以木浆,棚顶落有一笠帽,左边一着蓑衣艄公作取笠帽状。器身内外施釉,色青绿亮泽,底无釉露火石红胎,舟首处留有一小孔,注水之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砚滴,也称水注,是一种文房用品,用于为砚台磨墨添水。这件舟形砚滴胎质细腻洁白,釉层肥厚、色粉青。其设计巧妙,动静结合,寓意生动,是一件难得的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龙泉青瓷精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4年4月,某个春雨后的清晨,对于龙泉市道太乡上严儿村(现为雁川村)村民何招弟是最为寻常的一天,如往常一样,她来到村边一个叫坑潭的地方挖黄花草,却意外挖出了一只小小的瓷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就是这件出身“卑微”的器物,在亮相大众面前后,即获得了当时国内陶瓷专家的一致赞许和推崇。1966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龙泉青瓷》图录中,便荣登封面,让这件龙泉青瓷的杰出代表作被世人所熟知,其收藏单位也由温州市(区)文管会变更为浙江省博物馆。

1993年,浙江省博物馆首次进行浙江古代青瓷专题的海外文物展览,在这次重要的展览中,这件龙泉窑船形砚滴又创下了一项第一,即它的保险费用为全部90件文物中最高的,堪称“标王”。

部分图文素材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