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概述:

1.1、适用于单层或多层材料的热防护性能测试,应用于暴露在对流及辐射热危害的从业人员的热防护材料的评估。不适用于非阻燃及遇高温易熔融、滴落等材料的测试。

1.2设计原理:

1.2.1阻燃材料样品水平放置,并举例对流/辐射混合热源一定距离,当透过的热量与引起人体组织二级烧伤相等时,记录暴露的时间。根据样品与测试传感器放置位置的不同,用直接接触来模拟阻燃防护服与身体接触穿着,用间隔6.5mm来模拟阻燃防护服与身体存在一定空间的情况。

1.2.2:铜量热传感器测的传热反应曲线与Stoll曲线相交点所对应的时间与材料暴露的总热通量的乘积(即:累积能量),得到试样的热防护性能值(TPP);

1.2.3热防护性能值(TPP):在测试热防护材料过程中,通过测得的该材料在累计时间上的传热反应曲线与Stoll曲线的交点来确定的累积能量;

1.2.4 Stoll曲线: 一种用于预计达到二度烧伤的时间和热能关系的标准曲线。 能量值落在Stoll曲线上方易造成二度烧伤,而落在Stoll曲线下方不易引起二度烧伤。

二、符合标准:

2.1符合GB8965.1-2009《防护服装 阻燃防护 第1部分:阻燃服》附录A标准要求;

2.2符合GA10-2014《消防员灭火防护服》附录A标准要求;

2.3以及NFPA 1971-2017、ISO 12749等标准;

2.4符合GB/T38302-2019《防护服装 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标准要求。

三、产品优点:

3.1 计算机控制界面方式:采用电脑+专业软件控制,引导式操作,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所有的繁琐程序和运算都已集成计算机里,反应速度非常快,操作方便,人性化界面,傻瓜式操作。

3.2软件采用仪器设备专用开发软件LabeView及数据采集控制卡;控制试验过程中可以实时查看试验数据,可实现自动数据计算、采集和处理、数据保存和输出实验报告和测定结果;具有高智能、引导式菜单操作,简便直观的特点,使试验结果更加准确。

3.3隔热遮板隔离热源,采用自动化控制,由计算机程序控制。隔热遮板移出后试样暴露于热源上方中心点处并自动开始记录数据;

3.4隔热遮板:隔热遮板移出热源的响应时间≤0.5s,采用水冷方式冷却,防止隔热遮板过热;

3.5当铜量热传感器测得的累积能量与Stoll曲线相交后,中止测试,记录暴露时间,试样移出热源。由计算机程序自动控制;

3.6热防护性能值: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出暴露时间与校准总热通量的乘积,即为热防护性能值;

6.7 点火系统:带有安全切断装置的高压火花发生器,高压自动点火、自动定位,样品在燃烧平台上由点火器点燃,点燃速度迅速,能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6.8数据采集分系统:采用和记录铜热量传感器上的温度响应、通过温度响应计算产生的累积热量、根据温度响应随时间的增长而与Stoll曲线相交来确定测试终点、在温度达到250℃之前,数据采集为20次/s;

四、主要技术参数:

4.1热源:

4.1.1辐射热源:为9个T-150的红外石英灯管,可提供热辐射通量为10kw/cm2~50kW/cm2。放在水平放置样品的正下方127mm的距离;

4.1.2对流热源:为两个点火器,对称放置在样品下方,且与样品中垂线成45°角;

4.1.3点火器:口径为38mm,燃气孔直径为0.3mm,点火器口为金属网状结构,点火器下部可调节空气和可燃气气体混合比例。可提供热辐射通量为10kw/cm2~50kW/cm2;

4.1.4对流热源和点火器总热通量为83kw/cm2±2kw/cm2;

4.2防护栅:放置在热源和样品之间,利用防滑栅的打开和关闭来控制样品能否接收到热源产生的热量;

4.3试样支架及安装板:支架用于样品的定位,安装板规格为150mm*150mm,厚度1.6mm,中间有一个100mm*100mm的孔,每个角垂直焊接一个6.5mm高的角铁;

4.4样品握持板:规格为149mm*149mm*15mm的铁板,中间有130mm*130mm的孔,间隔装置和传感器组件不必粘合就能安装在其上;

4.5间隔装置:128mm*128mm*6.4mm,中间有110mm*110mm的孔;

4.6传感器组件:由以下部分组成

4.6.1铜热量计:直径40mm,厚度1.6mm,有三个热电偶相连。用于检测对流热和辐射热,同时可探测试样背面温度;

4.6.2热量计安装模块:128mm*128mm*13mm,非石棉材料制成的不燃热绝缘板。热量计用能耐200°C的粘合剂固定,铜盘的正面喷涂一层黑胶并与安装模块的正面接触。整个传感组件,包括铜热量计共重1000g;

4.7流量调节:采用转子流量计调节燃烧气体流量,精度为±2%,量程0.6~6L/min可调;

4.8压力表:为指针式,可通过减压阀调节进气压力,减压阀量程为0~30PSI;

3.9控制系统:

3.9.1计算机控制,标准测试软件,提供过程监控曲线和Excel格式和Word格式报表输出,kW/m²与Cal/cm²·s切换。

3.9.2温度采集系统,采集速度需达到20次/秒,采样精度为16位,并对热电偶的测量数据提供冷端补偿;

4.10电源:AC220V 50Hz 6kw。

五、配置要求:

5.1实验装置1套。

5.2控制电脑1套。

5.3控制采集系统1套。

5.4铜盘热量计3套。

5.5辐射热流计1套。

5.6试样架2套。

5.7冷水机1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