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名周杰伦歌迷在社交平台发文,要求抵制周杰伦模仿者“黑伦”和“粥饼伦”,原因是最近“黑伦”模仿周杰伦进行商业演出,还在6月进行了多地的酒吧巡演,其中一站的“票价”高达6000元;“粥饼伦”则是跟着周杰伦演唱会的足迹,到全国多地搞“全国巡饼”(到当地摊饼)。6月21日,两名周杰伦模仿者在太原某酒吧“合体”,一起与现场观众互动,引发周杰伦歌迷不满。(据6月24日上游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伦”(左)和“粥饼伦”(右)在太原同台演出

明星模仿秀早已有之,短视频兴起之后更是风生水起,谁火了就模仿谁,稍有名气的网红、名人,都出现了各种“高仿号”。像周杰伦这样的声名远播,个人特征鲜明的明星,更是热门的模仿对象,一直以来,一些外形与其略有相似,模仿其造型、风格、语气,动作以博关注的人们,以各种“山寨版杰伦”“XX分伦”的身份活跃在网络上。此次引发抵制声浪的“黑伦”和“粥饼伦”就是其中之二。

模仿明星赚取流量的行为,长期以来处于“灰色地带”。不少模仿者都认为,长得像明星是“老天爷赏饭吃”,也没有用明星的名字去骗人,虽然的确在“蹭热度”,但既然选择了玩网络,不蹭白不蹭!客观来说,脸长得像明星,确实是天赋异禀,哪怕是整容整成明星脸,也只是个人行为,不犯法。模仿失去了必要的尺度,刻意利用明星、名人的名气去攫取流量,谋求利益,就可能逾越合法合理的边界。

据报道,自2024年6月以来,“黑伦”打着“大陆第一杰伦”的名头,与某连锁酒吧展开深度合作,多地门店巡演,囊括佛山、苏州、杭州等城市,且上座率惊人,而其表演的歌曲《一路向北》《搁浅》《周大侠》等皆为周杰伦作品。不管是公开对外售票,还是以酒吧卡座低消的方式吸引观众消费,本质就是借着周杰伦的名头在开展商业演出。

令人有些感慨的是,坐拥300万粉丝却拒绝带货,一向被视为“清流”的“粥饼伦”,竟然也开始参与这种靠周杰伦名气变现的活动,可见在流量至上的时代,要守住本心,坚守本分有多难。

这就更需要呼吁广大网民保持理性和清醒,树立正确的三观,主动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明星们也不要觉得维权会显得很小气,很麻烦,通过法律手段遏制侵权行为,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为大家营造一个更为干净清朗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