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夏至时节,走进遂宁市安居区安居镇高滩坝村,浓郁的椒香味扑面而来,宽敞平坦的柏油路两旁,一幢幢特色民居整齐排列。

2023年,高滩坝村村级经营性收入40万元,人均纯收入3.6万元。高滩坝村的变迁是遂宁市安居区安居镇党建引领推动“安心小院”建设的一个缩影。

“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基层“一根针”如何穿起“千条线”?安居镇通过党建引领,创新乡村治理体系,首先在高滩坝村试点,最终在全镇12个村推广建设“安心小院”,形成“创点连线、扩面成带”的示范效应。

高效服务

建好群众身边“一站式”阵地

安居镇坚持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紧抓“建设、管理、服务”三条主线,推进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擦亮为民服务“窗口”。

在高滩坝村,改造提升后的党群服务中心惊艳亮相,众多功能室面向居民“敞开怀抱”,不仅宽敞了很多,还增加了图书室、农产品展示厅、直播带货间等,既方便群众办事,又为群众提供了温馨舒适的学习休息环境。

“随时有村干部坐班,还有上门、代办服务,不用出村,家门口就能办成事,真好。”日前,高滩坝村驻村干部洪霞把残疾证送到该村78岁的沈良秀手中时,她由衷赞叹道。

原来,老人因病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子女又都在外务工。老人想申请临时救助金,于是就让其小孙女去村上党群服务中心咨询。得知老人的情况后,洪霞立即安排工作人员上门收集了老人的出院证、医保结算发票等资料,当日把资料递交到镇上并请镇上的工作人员、医生到老人家里为其办理残疾证。6天后,老人的救助金和残疾证办好了,洪霞又第一时间为老人送到家中。

目前,安居镇各村正积极推进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便民服务大厅提升工程,进一步拓展党的建设、办事服务和文化交流等功能作用,规范打造群众身边的“一站式”阵地。

“现在咱们群众来了都像到自己家里一样,坐下来就能面对面地沟通,有的就是过来办理业务、咨询政策、反映情况,非常的轻松,也非常的方便。”高滩坝村专职副书记舒应龙说。

有事好商量

扩大乡村治理“朋友圈”

“只要能把路修好,我愿意出劳动力!”“我们家的土地随便占,路整宽了,到沟里种地就可以用机器了。”在“有事来协商.安心好商量”议事室,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不到1小时,想把通往陈家沟的泥巴路扩宽的事情就得到了落实。

村里到陈家沟的必经之路是一条很窄的泥巴路,如今留守在家的都是些老年人,老人见不得世代耕种的土地被撂荒,但到沟里耕种又很不方便。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村民们第一时间想到了“有事来协商.安心好商量”议事室。

近年来,安居镇通过建立平等对话体系,推行有事协商工作机制,实行管理制度集中制定、重大事项集中决策、难点问题集中解决“三个集中”制度,用好“有事来协商·安心好商量”议事会平台,民主选举公道正派、作风优良和群众信任的理事员、议事员、调解员,打造协商议事室,规范决策程序和公开方式,保证决策得到群众认可和高效执行。

同时,优化办事服务体系,开展办事不出村工作试点,构建镇、村、组三级服务框架结构,推行在线式、上门式、代办式等办事服务,把群众的绝大部分诉求解决在家门口。

时下,在安居镇,像这样通过“有事来协商.安心好商量”议事平台实现“商以求同、协以成事”的事例不胜枚举,成为党政工作的“好帮手”,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广泛凝心、聚智、添力。

产业支撑

聚合乡村振兴动能

“安心小院”背后是特色产业的支撑。高滩坝村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有机结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藤椒作为高滩坝村的三大特色产业之一,为让其发挥出更大效益,该村引进四川好女婿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食品调味料加工厂,延伸藤椒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在四川好女婿食品有限公司内,各条生产线满产运行,工人们忙碌地进行炒料、灌装、装箱、打包。姚应菊就是其中一位,来到这个工厂后,她主要负责产品打包。

“建产以来,我就在这干活,一个月能挣4000多块。”姚应菊介绍,每天都有很多村民像她一样在这里务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挣钱。

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也为村上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满足村民就近务工需求。2023年,四川好女婿食品有限公司销售额4000万元,全年季节性用工可以达到300余人。

近年来,高滩坝村通过资产租赁、入股分红、自主经营等方式,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3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4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万元以上。

乡村治,百姓安。安居镇党委副书记周岚表示,安居镇将持续探索本土化的基层治理机制,提升村级治理能力,通过乡村有效治理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助推安居区琼江乡村振兴生态走廊建设。(屈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