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留学是为了什么?增长见识,履历镀金,学术深造,这些都对,但不全对。留学还能带来一个至关重要的价值,那就是,减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一趟留学,等于参加一趟减肥营。看看国外的饭菜,你就懂了。

一位留学网友在国内的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他留学前后的体重变化,去的时候还有两百多斤,在国外待了不长时间,硬生生瘦了三四十斤。

回想当初在国内,琳琅满目的美食可以任君挑选。而且国内各个地区的文化流动速度加快,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也可以吃到其他地方的美食。

老北京的涮羊肉来到了海南岛,东北的铁锅炖大鹅挤进了川渝的火锅市场,就连杭州平平无奇的西湖醋鱼,也能找到它最合适的受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生在美食绿洲,别的不用多说,肚子肯定是没有被亏待过,饮食需求能满足就满足,想瘦下来都难上加难。

可是到了国外,吃的是什么呢?

听到这个问题,各国留学生“垂死病中惊坐起”,纷纷在评论区晒出自己的珍藏,可真是叫人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其中,以韩国留学生的分享最让人感慨。

互联网上流行的草料哥,平时拍视频一点儿也不夸张,在真实的留学生世界里,草料就是无处不在。韩国人的泡菜,吃得留学生快要作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有肉的话,配着泡菜就饭吃倒也不算太糟糕。可问题是,韩国人的食堂里最常出现的不是肉,而是连名字都没有听过的蔬菜沙拉。

一位留学生凄凄惨惨地发言:“吃吃喝喝才是人生的乐趣,自从来到韩国留学,我感觉自己快要抑郁了。”

没有碳水和蛋白质的生活,还能有什么盼头。

仿佛一场倒苦水大赛拉开了帷幕,各国留学生奇招百出,比拼谁才是互联网最惨留子。

像韩国这样的美食荒漠,没有好吃的还算意料之中。而一位瑞士留学生的分享,才真是让人大呼吃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大家的想象当中,瑞士作为一个社会福利极高的北欧国家,民众生活幸福感肯定很高,饮食方面也一定有其独到之处。

看了留学生的分享,大伙儿才知道,什么叫做异想天开。

当事人在瑞士医学院留学,用镜头带着大家欣赏了一番学校食堂的曼妙之处。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土豆,不是土豆丝,不是土豆泥,也不是红烧土豆块,而是一个个完整的、没有颜色的、看起来就没有味道的土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土豆的旁边还有小土豆,两种土豆,和色香味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土豆的旁边不是鸡鸭鱼肉,也不是香喷喷的大米饭,更不是各种各样的调味料,而是一种看不出样子的汤汁。

一位网友辛辣点评:“这个汤一看就没有食欲,我家猪圈里的小猪仔,吃的都比这个好,我们供应的全都是肉汤呢。”

看到评论的当事人,心里可能有一万个流泪小表情呼啸而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美地区的白人饭,轰炸出了一堆深受其害的留学生。

有人晒出德国的干面包,配上“嚼不烂”的文案。据他所说,德国人对于这类干面包非常热衷,而且他们天赋异禀,不用喝水也能把面包给咽下去。

英国留学生分享食堂饭菜,一大坨黏黏腻腻的白米饭,配上三四个炸鸡块,再加上一堆番茄酱,简简单单又是一餐。

日本留学生的说辞倒是和大家不同,他说:“别的国家的饭菜,一看就不好吃。日本不一样,日本食物卖相还行,但就是太甜了,非常不好吃,害得我一个月就瘦了8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看来,国外还真是减肥人士的圣地。在国内辛辛苦苦减不下来的体重,到了国外一丢一个不吱声。

在家减肥时,需要无数次提醒自己管住嘴迈开腿。到了国外,根本不用提醒,因为看着那些食欲全无的饭菜,根本就没有张嘴的想法。

两相对比,网友们不由得感叹,生在中国太幸福了。

如今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各种特色美食。心血来潮出门坐坐,麻辣烫、火锅、涮肉、炖汤……各种各样的美食随便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灵魂疑问随即诞生:当年八国联军侵华,他们真的没有从中国抢走什么美食秘籍吗?

对此,有人绝妙回复:“当年列强在北京抢的食谱,第一页是豆汁儿,第二页就是西湖醋鱼。”

好吧,地大物博的中国,食物种类太多,竟然出现了舆论食物链。不过就连这样一般人难以接受的东西,到了留学生面前,说不定都是珍馐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