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一件不明真身的传家宝,你是会选择将其卖掉,还是继续当作传家宝传给自己的下一代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南郑州的朱先生就选择将自家世代相传的乾隆真迹给卖掉,他还十分保险的找到了所谓的权威专家刘岩以17万的价格将自己这件传了不知道多少代的宝物给卖掉。

这本是一场再普通不过的交易,但谁也没想到,专家刘岩在买到乾隆真迹之后,竟反手转卖8736万元

这前后巨大的差距让朱先生很不是滋味,直呼自己上当受骗,甚至还要将刘岩给告上法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究竟是一件怎样的宝物,竟然价值8736万元?专家刘岩又是如何将这件宝物给骗到手的呢?

对簿公堂

“他这是在诈骗,我这明明是真迹,他非说是赝品!”法庭的原告席上,朱先生义愤填膺地向法官控诉,一边说还一边将刘岩当初欺骗他的视频证据拿出来。

不同于朱先生这边的生气恼怒,坐在被告席上的刘岩却一点都不慌,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看着朱先生“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岩是一个鉴宝节目的专家,他当初的确欺骗了朱先生。

朱先生家里的那件传家宝,的的确确是乾隆皇帝的真迹,自己为了能够从中得利,便欺骗了朱先生,谎称那幅画是赝品,这才让朱先生将这幅本来价值几千万的画作,以17万元的价格给贱卖掉。

不过他很清楚,自己当初和朱先生属于私下交易,并且当时的双方都是同意进行交易的,也不存在什么强迫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说了,当初他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还专门跟朱先生签订了合同,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

即便法院知道他欺骗了朱先生,也无可奈何。

朱先生眼看自己这招不管用,于是便换了一个向,从刘岩的身份上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法院开庭之前,朱先生就已经查清楚了,这个所谓的专家刘岩,其实并不是只有这一个,在东莞,还有另一个专家刘岩。

两个刘岩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东莞,双方的恩怨由来已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莞的刘岩曾经多次指责北京的刘岩假冒自己的身份,四处招摇撞骗,要求他停止现在的鉴宝行动。

但北京的刘岩声称自己曾多次受到中央电视台邀请录制节目,自己才是那个真正的刘岩,并不存在什么假冒行为。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说刘岩的身份的确很可疑,但是他跟这件事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不能作为本案当中的证据。

最终,法院以朱先生证据不足为由,判定朱先生对刘岩的起诉无效,并驳回了朱先生的后续上诉。

这场牵扯到上千万元的纠纷,就这样草草地结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在感叹朱先生平白对视了几千万元的同时,也对朱先生当初的经历充满了兴趣,朱先生究竟是怎么一步步走进“专家”的圈套中的呢?

鉴宝!贱宝?

相信不少人都记得,十几年前在各大卫视热播的鉴宝节目,这类节目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宣传中国古代的文物知识,顺便帮助那些不知情的民众正确区分自己世代相传的“传家宝”,究竟是真是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本是一个有利于民生的节目,但朱先生的悲剧,就是从鉴宝节目开始的。

朱先生是一名河南人,是当时河南鉴宝节目《华豫之门》的忠实粉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之所以如此热衷于这个节目,还是因为自己家里恰巧也有一件“传家宝”,根据自己已经逝去的爷爷所说,自家这份传家宝可是大有来头。

朱先生的传家宝是一幅画,名为《嵩阳汉柏图》据说是清朝乾隆皇帝在游玩嵩山的时候,亲手画下。

由皇帝亲手创作,再加上传了这么长时间,这幅画的价值早就已经价值连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这都只是老人的传说,朱先生一直不是很认可这件事情,毕竟自家只是一个小小的农民,祖上也没有当官的人物,怎么可能会存有皇帝真迹呢?

抱有这样的疑问,朱先生在《华豫之门》在河南卫视热播的时候,便下定决心,去节目鉴宝。

当然,电视节目不是设想上就能上的,要想在节目现场接受专家的鉴定,首先就要通过海选阶段,而朱先生在海选阶段遇上的专家,就是刘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岩虽然身份存在争议,但毕竟上过几次电视,在朱先生看来,还是比较可信的。

朱先生刚把那幅画拿出来,刘岩的眼睛就直了,表情非常严肃。

看到刘岩的表现,朱先生都以为自己稳了,但没想到,刘岩接下来的表现,却让他惊掉了下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幅画是赝品!最多也就卖三万元”刘岩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平静地宣判了坚定结果。

似乎是害怕朱先生对自己刚刚地表现起疑心,刘岩又紧接着说道:“不过这幅画的确是存在一定的年头,并且模仿手法非常高超,让我一时都看走了眼。”

不过,刘岩还是给了朱先生退路,声称自己认识一位收藏家,特别喜欢收集这些逼真地赝品,自己可以帮朱先生联系,价格可以提到十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来因为传家宝是赝品心情正低落的朱先生,听到专家的保证,瞬间来了兴趣,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个“赝品”给卖掉。

殊不知,朱先生现在,已经落入了刘岩的圈套。

真迹贱卖

很快就到了双方约定的地点,朱先生早早就到了交易地点,随后刘岩也带着那个所谓的“收藏家”抵达地点,双方谈判正式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位“收藏家”似乎本就有意抬高价钱,朱先生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价格给提到了12万元

眼看双方就要成交,一直坐在一旁充当陪衬的刘岩却突然开口了:“这毕竟也是人家的传家宝,你把价格再提一点。”

说完,那位收藏家便又将价格给提到了17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已经超出了朱先生的预期,他害怕对方返回,于是赶忙签订了合同。

看着已经落入自己口袋的17万元,朱先生沾沾自喜,甚至还觉得自己十分有远见

殊不知,刘岩的骗局已经完成,不知情的朱先生彻底落入了圈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的事情都很清楚了,朱先生发现自己被骗,即便是告上了法庭也无济于事。

贪小便宜吃大亏,我们还是要擦亮自己的眼睛,避免朱先生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