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好消息,江夏天子山大桥钢栈桥顺利贯通啦,预计明年10月通车,开通后从咸宁开车到武汉的车程将缩到1小时左右,且不需要收过路费。这意味着武汉和咸宁的距离又进一步拉近了,武咸同城又前进一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直以来武咸同城发展的非常不好,不管是交通上还是产业联合上,发展的都十分不顺。甚至可以说咸宁是与武汉接壤几个城市里同城化进展最慢的一个。

当武鄂同城都已经发展到两城相容的时候,当汉孝一体化已经实现产业对接、开通几条跨城公交的时候,当武汉经开和洪湖新滩紧密合作的时候,咸宁和武汉之间还是大片农田,甚至连交通都不是特别方便,更别提同城发展了。

而今武咸之间的一个重要交通要塞即将打通,两地之间居民往返交流也会变得更便捷、更频繁,未来只要武汉和咸宁抓住机率,顺势优化交通、加强产业联合,武咸同城也许就不是梦了。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进一步优化交通,加强两地交流

首先要做的是进一步优化交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虽然等天子山大桥开通后,咸宁地区的人和江夏南部部分地区的人可通过s122快速抵达江夏北,但是咸宁和江夏南部的交通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除去高速以外,咸宁和江夏之间有107国道、纸贺路(在贺站与107国道交汇)、以及即将全线通车的s122,其中107国道和纸贺公路车流密集,且都不是很宽,严重影响了两地的往来。

可以说目前江夏没有一条宽敞、免费直达南部的快速路。这就导致很多车主甚至企业会绕开江夏南部。你想想谁会在一个交通不便的地方建厂建园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如果江夏北部与南部的交通变得顺畅了,工厂的运输车辆无需经过高速收费就能快速抵达武汉市区或者咸宁,那么是不是就会有更多的企业因为乡镇土地便宜等多方面原因而选择扎根与咸宁较近与武汉市区又不那么远的江夏南部?

而一旦江夏和咸宁之间有了园区或者是工厂,且交通便捷了,是不是对两地人民的就业以及两地产业的联合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因此,优化交通,加强两地交流,绝对是同城发展的重要一环。

整合资源,设立产业带

除了优化交通,最重要的就是要设立产业带,只有设立产业带,才能让两个城市的产业进行正在的产业融合,进一步促进武咸同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江夏南部是严重缺乏产业的,这使得咸宁和武汉之间压根没有办法像武鄂同城或者汉孝一体化那样实现产业连片发展。即使有武汉的企业愿意去咸宁那边开分公司建设新厂,但也是给人一种孤悬海外的感觉,没有多少人愿意去。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公司宁愿去鄂州葛店也不咸宁。因为葛店不仅离光谷东近,更重要的是鲁巷、关山、生物城、光谷中心城、未来科技城、左岭、葛店已经连成了一个产业带,各种高科技产业都往光谷东堆,外溢到葛店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与咸宁接壤的山坡,目前还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乡镇,这很大程度限制了武咸同城的进展。

不过,虽然江夏南部不可能成为左岭,但是江夏北部的产业其实可以往南慢慢的布局,比如上面提到的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等,在江夏北部和咸宁之间串联多个乡镇形成一个产业带,同时加强两地产业的交流。

一旦这条产业带形成了,在后期是不是也会吸引更多的企业,甚至有可能实现产业变革,彻底实现武汉和咸宁产业的同城化发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次提及武咸同城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看好,不是说江夏南边都是永久农田不可开发,就是说武咸城铁都变成“武闲”了还指望什么?但是我们就能因此放弃江夏南部,放弃武咸同城了吗?

当然不是!要知道咸宁可是湖北的南大门,对于武汉都市圈建设以及整个中部崛起都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不能因为困难重重就放弃。

虽然目前武汉和咸宁同城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只要双方各自发力,做好上面的两条,相信不久的将来,武汉和咸宁也能实现真正的融城。

编辑:筱莜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