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高瑞瑞)“严重心衰、胸闷、黑朦、干呕……”一个月前,94岁高龄的刘德(化名)老先生在一系列突发症状之后,突然晕厥,心率仅37次/分钟,已经危及生命。

6月21日7时,在河南省胸科医院介入手术室,河南省胸科医院院长袁义强带领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杨鹏伟、主治医师王记培等专家为患者实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袁义强说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虽然这类手术的经验已经很丰富,但是面对这么高龄的患者,医护人员们还是捏了把汗。”

“患者入院时就已经有了非常严重的心衰症状。患者的主动脉瓣膜狭窄,有胸闷症状,因此我们为患者植入了起搏器,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应急之下,我们决定为患者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袁义强介绍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河南省胸科医院院长袁义强(右一)在手术中。受访者供图

“患者的年龄比较大,相对于手术本身的难度,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事故是需要关注的难点。”袁义强表示,患者的左心室直径41毫米,EF值(射血分数)74%,小心室、高EF值意味着手术中循环崩溃风险高,同时一旦手术开始瓣环钙化延伸至流出道,有主动脉瓣环撕裂的风险。

“所以手术选择的球囊型号要合适,球囊扩张操作时要准确、轻柔;另外,股动脉入路较窄,直径仅5.9毫米,我们对鞘心先进行预扩张,鞘管再行进能有效减少了入路血管损伤风险。”袁义强介绍,实际上,此前类似手术经常会出现循环崩坏的情况,所以术前对患者瓣膜的评估非常重要,确定好合适的型号才能精确地在短时间内为患者换上,降低术中循环崩坏的发生。

术后刘德已经转入心内重症监护病房,目前恢复顺利。

袁义强介绍,2017年,河南省胸科医院完成第一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那时技术已经成熟。但这位患者年龄太大,伴随多种老年的衍生疾病,一旦出现症状进展会非常快。因此他提示,如果有类似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微创介入治疗手术能够在风险较小的情况下,为患者解决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