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任后的莫迪,开始大张旗鼓搞起了建设。

日前,莫迪政府就宣布,当下已经对一个新的深水港的开发建设完成了批准,之后这个港口将成为印度连接亚欧的关键组成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信息部长瓦什纳)

印度信息部长瓦什纳表示,这个港口名为瓦德哈万港,将建在印度的西海岸,距离印度的金融之都孟买,只有150公里左右,为此印度政府还将投资7620亿卢比,约为90亿美元。

具体来看,瓦德哈万港的建设将分为两个阶段,首期工程预计将于2029年竣工。届时,这座港将能容纳各种“巨型船舶”,到时候不管是运送能源、汽车还是其他进口货物的油轮都能在此停靠,年处理能力预计达到2.98亿公吨,将显著提升印度的货物处理能力和物流效率。

此外,瓦什纳还强调称,这个港口不仅会成为印度-中东走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会帮助印度通过海上线路和铁路线路,将亚洲和欧洲连接起来,届时将极大推动印度经济的发展。

但需要我们警惕的是,莫迪打算新建的这个港口,未来要走的海上航运路线,和瓜达尔港几乎是一样的。

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的西南部,靠近霍尔木兹海峡,是连接中东、非洲和中亚地区的重要海上通道,并且这条新的航线的开发,还大幅缩短了中欧之间的物流时间和成本,所以对于我国而言,这个港口就为中国与中东地区、以及欧洲的经济往来,提供了极大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瓜达尔港)

而这也恰恰是印度建设新港口要实现的目标。通过建设瓦德哈万港,印度显然也在积极寻求在经济、物流以及地缘战略上的重要突破。其在瓦德哈万港的计划,就是在模仿甚至竞争瓜达尔港的战略价值,意图构建一个新的海上物流中心,以促进印度与中东、非洲和欧洲的经济往来。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新港口位于瓜达尔港的东部,而瓜达尔港西部位置上,印度同样也有意开发港口。

就在前不久,莫迪政府才和伊朗方面,就恰巴哈尔港的开发达成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印企获得了该港口十年的运营权,且在此期间将对该港口投资1.2亿美元。

在这个港口的开发上,印度方面也毫不避讳,直言表示就是为了在南亚地区,抗衡中巴经济走廊的影响力。甚至印方还一直在试图说服中亚国家,让其将恰巴哈尔港当作其进入印度洋的“优先选择”。

总之,印度此举,就是要一东一西,把瓜达尔港包围起来,让日后亚洲地区和中东,以及欧洲的生意往来,都通过印度的港口进行,之前中国赚过的钱,以后都装进印度的口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朗南部的恰巴哈尔港)

但同时印方也应该清楚的是,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是件容易事儿。

就港口的建设来说,印度就面临资金、技术、速度等多重难题。新建一个大型港口,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中国之所以能把瓜达尔港开发出来,是因为该港口是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我国的财政支持。而相比之下,尽管印度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资金和技术资源的匮乏仍然是一个挑战。如何吸引外部投资,以及通过合作获取先进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此外,技术层面来看,建造一个可以接纳大型船只的深水港口及其配套设施,需要进行高难度和成本昂贵的深水作业和海底工程,比如挖泥、打桩等。印度海岸线长达7500公里,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包含沙质、泥质以及岩石等不同类型的地质,这对于港口建设来说,无疑增加了难度。

最为重要的是,从时间角度考虑,印度的计划同样面临压力。

根据印方规划,仅是港口的第一阶段建设,就延续到了2029年,之后还需要吸引企业投资,这意味着整个项目的完成时间将更长。但与此同时,瓜达尔港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不仅早已开始运营,而且已经与全球多个地区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瓜达尔港的这种早期布局和运营,就为其在积累的运营经验、掌握客户资源等方面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先发优势,这都是后来者难以比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总理莫迪)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想要“取胜”,一方面需要加快自身港口建设和运营效率外,另一方面,就还需要说服已经习惯使用瓜达尔港的国家和企业,将他们的物流需求转向新建的印度港口,而这,考验的就是印度的“外交智慧”了。

总之,中国十年前就开始做的事情,印度试图通过现在布局实现“超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