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到夏天了

很多人喜欢

喝点冰啤酒配点海鲜贝类

近日,上海市民于先生在一家做海鲜的店铺点了一单外卖,其中一道名为“香辣海瓜子”的餐品,配图却像是明令禁止销售的织纹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于先生将情况向上海虹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北外滩市场监管所举报投诉。目前,监管部门已对此举报投诉件进行立案调查,涉事门店已将这道菜品下架。

有女子吃了两大捧这种螺心脏骤停

据此前报道:51岁的张女士,因从事海边养殖行业,经常能接触到各种海螺。前不久,张女士从塘中捞起大量海螺煮着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织纹螺

“我之前也吃过几颗,没出什么事儿,所以这次就多捞了些……”张女士回忆道。因海螺味道鲜美,两大捧海螺,一会儿就被她一个人吃完了。没想到,吃完1小时后,她就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口部周围以及舌部逐渐麻木。

家里人见状,急忙将她送到医院。得知张女士食用过自行捞捕的海螺,结合其症状考虑为中毒。急诊科医生立即启动急诊洗胃操作,以减少毒素吸收。

在洗胃过程中,张女士出现血氧饱和度急速下降,随后还出现了心脏骤停。医护人员赶紧进行抢救,经过9分钟的心肺复苏后,张女士转入了ICU病房进一步治疗。后续,经过数小时的抢救,张女士的症状得到了改善。

什么是织纹螺?

毒性有多大?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蛳螺、麦螺或白螺,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它的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

壳面常具有1条~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表面图案看起来就像织布,螺口处呈白色,肉体为淡黄色,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织纹螺是有毒生物,毒性比砒霜还要高百倍。成年人约食用10g这样的螺肉就会出现一般的中毒症状,约食用50g至100g就能引起死亡。

中毒症状

误食织纹螺中毒的患者,早期表现为口唇、舌、指尖发麻,眼睑下垂。

不久即可出现消化道症状,主要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便血,进而出现肢端麻木、四肢无力或肌肉麻痹等神经系统症状。

重症者出现瘫痪、言语不清、声嘶、紫绀、呼吸困难、神志不清、休克,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多地曾发警示

勿食织纹螺

每年夏季都是织纹螺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广东等多地也曾多次发布警示,提醒市民勿食织纹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4月28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醒,其中提到“不食用野蘑菇、鲜黄花菜、河豚鱼、织纹螺以及一些可能具有毒性或有寄生虫风险的产品”。

佛山、韶关等地市场监管部门也发布了食品安全消费提醒,其中提到“不食用野蘑菇、鲜黄花菜、河豚鱼、织纹螺以及一些可能具有毒性或有寄生虫风险的产品”。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曾发布提醒,学校食堂要禁用织纹螺等食品。

福建省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也发布提醒,每年4到9月是织纹螺毒性最强的时候,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5分钟,最长可达4小时。提醒大家外出用餐切勿食用织纹螺,以免发生意外。

对于织纹螺中毒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解毒药物。早在2012年,国家原卫生部2012年公告(2012年第13号)中就明令要求,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消费者若发现市场中有人售卖织纹螺,应当及时拨打12315或12345进行投诉举报。

来源:央广网、新闻晨报、央视网、广州日报、央视财经、看看新闻Knews等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