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极目新闻记者 唐佳燕 刘琴

一场超越1998年的最大洪水,袭击了桂林主城区。

受持续强降雨及漓江上游水库相继泄洪影响,6月19日,广西桂林各主要河流水位迅速暴涨,一天之内,漓江沿岸的桂林市主城区多个小区一楼浸泡在洪水之中,桂林火车站被淹、医院上千人被围困,著名景区象鼻山也被洪水淹没“象鼻”。

次日,随着降雨系统的移动,影响桂林的本轮强降水过程已趋于结束,洪水水位逐渐回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3日,是桂林洪水消退的第四天,走在桂林街巷,极目新闻记者看到,桂林火车站旁曾被洪水灌满的下穿通道,已恢复通车;居民、商户埋头苦干,将店铺的淤泥与垃圾清理干净;医院晾晒被泡水病床和设备,已恢复正常接诊;象鼻山“鼻子”已露出真容,景区恢复开放,迎来大批游客。

漓江沿岸,居民们在凉爽的夜色中唱歌、散步、钓鱼,这座美丽的山水之城正重新恢复烟火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水像是在追着我跑”

6月19日8时30分,桂林升级洪水红色预警。桂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于19日晚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为一级。

19日上午,洪水倒灌桂林市区。网约车司机赵师傅记得,大约11时许,市区开始有积水。但他没想到,水位上涨的速度远超想象。

下午2时,在桂林开网约车的老苏还在路上,一位乘客从秀峰区中心广场出发,目的地是桂林站。3公里的路程,他绕了一个多小时仍未送达。“走这条不通,那条也不通。”堵车过程中,老苏看到,很多路面已开始积水,水位逐渐超过轮胎。

“洪水来得急,就像在追着我跑。”老苏回忆,他硬着头皮涉水而过。下午3时20分,他将乘客转而送到桂林北站。当顾客下车的那一刻,他才松了一口气。

他不知道的是,此时桂林站已被大水侵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午1时,网约车司机张师傅收工时被困桂林站附近,水深已无法行车,而在漓江对岸的家,整个一楼也已被淹没。

相关视频显示,当天,洪水已漫至候车厅。21日中午,极目新闻记者来到位于桂林市象山区的桂林站,站内已恢复正常运行,车站出站口暂时关闭,站台出口拉起了警戒线,站台工作人员引导乘客改从进站口出站。进站大厅内,新购的三台检票闸机开始运行,玻璃门上未擦干净的淤泥线显示,当时水漫入大厅的位置约到大腿处。

距离桂林站不到2公里的位置,洪水涌入象山食品批发市场。19日下午3时,眼看着水涨起来了,在批发市场售卖一次性餐具和纸巾的陶女士赶紧开始清理货物,将货架二层以下的物品搬到桌子上,她经历过98年洪水,以为水位最多到1米的桌子下方。没想到,水位迅速上涨,直接没过桌子,“到大腿了。”此时,连人行走都困难,他们只能丢下货品,赶紧撤离。

在批发市场后的银锭路,不少商家租赁整栋房屋用于仓储,一楼大面积泡水。70岁独居于此的邱阿姨回忆,水涨起来时她赶紧跑上二楼,第二天下楼一看,冰箱、洗衣机都漂在水里。

与此同时,洪水也正涌入漓江对岸的七星区。王红(化名)住在七星区福隆园附近的一套自建别墅中,别墅前后与漓江、小东江为邻。每次发大水时,负一楼都会进水。然而这一次,洪水超出了她的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日晚10时,在一片漆黑中,王红顺着墙从别墅二楼下楼,还只下了半层楼梯,她就感受到了水从她的脚尖穿过,那一刻,一阵刺痛涌上她的心头。“新买的空调、冰箱、冰柜、集成灶,全部淹完了。”

漓江郡府金桂府一名业主则告诉记者,家里被淹,洪水倒灌入小区地下车库,自家车也被泡水,他有家不能回,只能借宿在朋友家。

被困医院自救

水涨起来时,53岁的彭坦(化名)住在象山区南溪山医院住院部5号楼一楼神经外科病房,他本是来做手术的,第二天就要进行体检。19日下午5时左右,住院部一楼水位已近小腿。南溪山医院住院部一位保安回忆,他看着水从5号楼门口起来,本以为是一场普通的暴雨,没想到不到半小时,水就进了台阶,涌入住院部。

“我当时是一个人来住院的,想回都回不去了。”彭坦和亲人失去联系。紧急情况下,彭坦躺在床上,被几名护士一起推进电梯,这才转移到安全地带。和他一起被搬上二楼的,大约有四五十个病床和病友,他们被安置在楼上病房的走廊外。后来,因为住不下了,彭坦主动搬到了二楼大厅。

据央视新闻报道,6月19日,桂林市象山区南溪山医院住院部被水淹没,最深时达到2米左右,当时收治的患者约1986人,整个院区停电。

慌忙之下,神经外科病人家属李立(化名)还帮助了一位年近80岁的老人。他回忆,当时病房里一片漆黑,水已到达小腿,情况危急。一位年近80岁的老奶奶在洪水里蹒跚地寻找:“我的床呢?我的东西呢?”李立原本着急逃到二楼,看到老人家于心不忍,也帮着她一起寻找,最后终于找到了一袋行李。他连拉带拽,才将老人从一楼拉到了二楼。他说,上楼时“水已经到了大腿处”。老人连连向他道谢,他却说“您能上来就是对我最好的感谢”。

另一位病人家属老张则和护士一起,把将近二百斤重的侄儿推上了电梯。他支起一张行军床,将侄儿安顿在二楼大厅输液,不时帮侄儿翻身。护士不时从病房穿到走廊查看状况,他对护士连连感谢道:“幸亏有你们,真是麻烦你们了”。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洪水来临之前,南溪山医护坚守岗位,将一楼的患者全部转移至二楼及以上的安全区域,当地的武警官兵派出橡皮艇来转运患者的家属及医务人员。截至20日16时,象山区南溪山医院共转运人员2000余人次,物资600余件。

此次洪水中,民间救援队也发挥力量。桂林市蓝天救援队告诉记者,6月19日,救援队携带橡皮艇6艘前往安心洲、七星公园附近、于川桥、大圩镇等多个洪水区域,工作到凌晨1点,成功转移了300余名被困群众,包括两名危重病人,一位心脏病患者加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次日,又运送物资1000多份到毛洲岛并转移岛上被困者120人,转运桂林旅游专业学校学生500人,在漓江印刷厂、九岗岭小区、铁西一里共救援100多人。

灾后重建进行中

6月21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南溪山医院。工作人员正在清洗被洪水泡过的病床与设备。好在门诊一号楼和存放核磁共振与CT仪器的楼栋地势较高,且紧邻马路,并未被淹,避免了一部分损失。医院已正常接诊。住院部部分楼层已通电,但仍然缺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人员正抓紧时间清理一楼病房。记者看到,医院的医护和主任都投入到清洗病床的工作中,住院区的庭院内堆满了泡水后的床单、病号服和病床。工作人员称,将对其进行统一消杀后再使用。一位保洁阿姨称,自己已经加班加点清理了一整天。“听说明天就能回到一楼了”,住在二楼病房的老张说。

21日上午,待水消退后,王红下到自家一楼,屋内已是一片狼藉,所有家具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淤泥没过小腿。王红和丈夫两个人花了整整两天,才勉强将一楼的厨房和客厅收拾干净。

22日一早,王红的姐姐骑车从别处赶来,给她带来了充电宝和食物,离开时还留下了电动车。在失联了2天后,她重新把手机开机。只听到短信提示音不停地响,“短信要么是漏话提醒,要么是亲戚朋友发来的问候短信。”同样,她的微信也收到了上百条消息。

“我全身上下只剩下70元了。”住在银锭路352号自建房的老李做些药酒生意。平时,他就把药酒放在一楼,水一涨上来,药酒和所有家具一道都化为废品。家里空空如也,只剩下一台舍不得扔的泡水电动车,就连房子也是借住朋友的。他无奈地苦笑,想着也许后面会慢慢好起来的。

住在象山区银锭路的邱阿姨向记者展示自己泡水后的家,衣柜高层的衣服能拧出水,客厅的电视机倒地摔成两半,冰箱坏掉,电器只剩下一台电扇还在悠悠地转动。子女都在外地,她无法清扫,家中淤泥一脚深,花了800元请人来才打扫干净。这几天她就睡在别人送的一张不锈钢床板上,就连被子都是借来的。

桂林市区内家居店众多,受损的商户唐女士在水位退去后回到刚开业没多久的店里。“已经没有更坏的结果了,这已经是最坏的结果了,店才刚刚有了起色,现在啥都没有了。”她一边拍视频一边无奈地说着。

有顾客看了唐女士的视频,专程前来“淘货”。周女士说,她在网络看到老板娘发的受灾视频后,专程开车赶来支持,选了些花瓶、餐盘、水杯以及孩子玩的乐高等物,装了满满三大袋。“这些东西一共300元,我付款时特意用了一个红包装现金,想给老板娘鼓鼓劲。”

唐女士儿子所在的小学校长得知其家居店遭遇洪水后,22日一大早,便带着几名老师到店内淘货。到店后,看见店内清扫淤泥需要人手,她便和老师们留了下来。有顾客劝解唐女士:“遇水也发嘛,会好起来的”。

“抢险救灾中,整理好店里的所有货品后,都会特价处理,感谢大家的关心和帮助,我会振作的。”唐女士更新了社交账号的简介。

这座美丽山水之城正在恢复既往秩序。23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受洪水影响的象鼻山景区,景区已恢复开放,漓江水虽未复清,也阻挡不住游客的热情;桂林火车站旁曾被洪水灌满的下穿通道,在当地消防员连续几天的日夜抽水作业后,也已恢复通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2日晚间,漓江沿岸,洪水后接连两天的闷热消散了些,居民们在凉爽的夜色中唱歌、散步、钓鱼,城市正重新恢复烟火气息。王红也从家里出来,骑上电动车,带上宠物狗,到漓江沿岸散步,她想起过去几天发生的事情,觉得如同一场噩梦。但生活还是要继续,虽然家里还没收拾彻底,累得实在想睡觉,但她看了看狗狗,“几天没遛了,得带它出来。”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