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患23种疾病,每日坚持只花3元,却给大山里的孩子们捐出40万元。自2008年创办免费女子高中以来,她连续12年为学生送考,帮助了1804名女孩走出大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是无数学子心中的榜样,是她们心中的“灯塔”,带领她们冲破黑暗踏入光明。她深耕于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40年,这一路走来她历经了怎样的磨难?

本期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近“乡村最美教师”张桂梅,感受她对大山学子的无私奉献。

查出癌症、坚持讲课

2022年6月7日的凌晨五点,华坪女子高中,张桂梅在同事的搀扶下,走进了教学楼,如往常一样,依次点亮了5层楼的灯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是她第12年为高三学子送考,她拿出标志性的大喇叭,挨个叫醒每位学子,她因此有了个绰号叫“张喊喊”。

测好体温、排好队伍、检查好考试物品”张桂梅如妈妈一般细心体贴地叮嘱每一位学子,在出发前,她与数百名高考学子齐唱《万疆》,祝愿所有学子大道铺满霞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她的目送下,每位学子都顺利进入考场,之后,她也终于如释重负,放下忍痛强撑的身体,休息片刻。

她在考场外守了一整天,一个腐乳一碗炒饭就是她的晚饭,从2011年到2022年,连续12年的高考她都从未缺席,而她与教育的缘分早在40年前就注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桂梅出生于1957年,是黑龙江人,年幼丧母,她从小由姐姐一手带大,在读完高中那年就跟随姐姐来到了云南支援边疆建设,她先后担任过林场主任、妇女主任。

直到1983年她成为了一名中学老师,几年后她成功考入了丽江教育学院就读中文系,也与此同时相识了自己的爱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0年毕业后随同丈夫回到大理的一所中学任教,两人同年喜结连理,然而好景不长,婚后的第6年,丈夫因患胃癌去世,让张桂梅悲痛万分。

面对熟悉的场景,她始终难以释怀,于是在1996年8月,她主动申请调往大山支教,想借工作来缓解失去爱人的伤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张桂梅的一生注定命运多舛。1997年,她刚凭借着优秀的教学能力,成为了华坪县中学初三学生的班主任老师,却在中考即将来临之际查出患有子宫肌瘤,必须立刻入院治疗。

一边是医生下达的病危通知,一边是即将中考的学子,张桂梅她毅然选择了放弃治疗,直到把所有学生成功送入考场后,才请假去往医院手术,共切除了2公斤重的肿瘤。

刚术后24天,身体都还没好透,她就再次回归讲台,同年12月,病情复发,所有的领导学生都劝她住院治疗,可她依然坚持不去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1998年的3月,她在讲课时突然晕倒,这才被师生合力送往了医院,当华坪县县长当得知后,也都纷纷筹款为她治病,在全校师生和全县的帮助下,她才重获新生。

张桂梅永远铭记所有人对她的恩情,她太了解华坪县当地到底有多难,许多家庭连供孩子上学的钱都没有,却愿意为出一份力。

从此,张桂梅立志要为这座大山深处的人做些什么,她是名教师,因此教书育人是她的职责也是她最能为她们做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立志改变山村的现状

张桂梅看着眼里充满光亮的学生们,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每天为了教育事业弹尽竭虑。

在教学的过程中,张桂梅发现,班级里总是有女孩好好读着书,突然就不来了,经过打听才得知,这些女孩都被父母劝说去外出打工或者是早早嫁人了。

张桂梅不忍心看着这么小的孩子就早早辍学,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她跑遍了整个村子,做了无数次的家访,每年都要走上数千里的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那些贫困学子的境遇,她表示难过,她知道那些家长的无奈,供孩子上中学她们可以勉强支撑,但到了高中,巨额的学费让一家人难以支撑,但是这样始终是恶性循环。

张桂梅在2001年时,还担任了当地儿童福利院的院长,她发现有许多孩子都是被母亲抛弃的。

那些母亲逃离原因正是因为早早辍学结婚生子,最后不满足自己的生活,同时因为受教育的局限,她们没有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职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桂梅决定改变着这个现状,她想成立一所女子高中,她相信只有知识才能够改变她们的命运,改变这个山村的现状。

从那时起,张桂梅为了让每一位孩子都能有学上,她每天四处奔波、节衣缩食,一天只花3元,她将省下来的全部工资奖金都给了学生,在她的努力下,她的学生再没有辍学。

2007年,张桂梅作为党代表在大会上发表言论,在一位记者的帮助下,她将自己的梦想表达了出来,由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生命奋斗在教育前线

终于在2008年9月,中国唯一的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在华坪正式成立,由张桂梅来担任校长。

为了让当地的女孩都能来上学,她几乎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皮子,数十年来,1800多名学生,几乎有一半是她去挨个家访劝来的。

她在帮助无数的女孩改变命运走出大山的同时,她的身体也早已积劳成疾,身患23种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时候都是忍痛上课,她的全身上下几乎都贴满了膏药,以至于到后面,她已经疼到连走路都成难题,无法再站在讲台上继续讲课。

即便如此,她始终十年如一日的,每天坚持5点起床,打着手电将5层的教学楼的灯光一一摁开。

举着喇叭在宿舍里督促孩子们起床洗漱准备晨读,每天12点,等所有人都离开才默默关灯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年来,她将自己的工资,国家的补助、社会共筹的治病钱,分文不取,全部捐给了华坪县的贫困家庭。

哪怕是在病重之际,她刚从死神手里逃脱,她也不忘请求领导将自己的安葬费拿出来给孩子,别浪费在她的身上。

她几乎是用生命奋斗在教育事业的前线,十几年来,近2000名的学生里近40%的孩子能够考上一本,近94%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她的努力最终没有白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也遭到过质疑:指责她的教学方式都是填鸭式教育,题海战术,对孩子并不好。

面对这些质疑,张桂梅含泪表示:她当然明白刷题不好,但是她没有办法,贫困山区的孩子,起点太晚了,除了用这种笨方法,她不知道该怎样还能带着她们走出去。

在孩子们这儿,她既是慈祥的妈妈给她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又是一位严厉的教师,不停地在后面追赶着她们学习,不停地催促这她们在快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她们的心中从没有半分的怨言,因为她们知道,张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们能够出人头地。

2022年6月8日,张桂梅送走了第12届的高三学子,分别时,她不愿让孩子回头与她告别,她总说:

你要往前走,花更多的时间做你要做的事,祖国哪里需要你们,你们就去哪里。

张桂梅所做的一切就如同冬日里的阳光,给寒门学子送去温暖,给无数贫困的家庭带来了一线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桂梅的一生无儿无女,但她却是数千学子的母亲,“敬业”是她的代名词,“爱生如子”是她人生的写照。

她是大山深处最美的教师,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她更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有此良师,是无数学子的幸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完了张桂梅对大山学子的无私奉献,你是否有所感触?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本期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点赞并转发,你的支持将是我做出更好作品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