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彪父亲林明卿

这是一张罕见的老照片,照片中的老人就是开国元帅林总的父亲林明卿,照片拍摄于1956年的北京。照片中林明卿留着胡须,他年过古稀,已经79岁高龄了,因为拍照时天气寒冷,他把双手缩进棉袄里。尽管年事已高,可林明卿身体硬朗,精神矍铄。

另外仔细观察林总的眉毛,跟林明卿几乎是一样的。林明卿,清光绪三年(1877年11月)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回龙镇林家大湾。这个村庄原来叫白羊山村,后来林姓人家多了,逐渐被称为“林家大湾”。

据《林氏家谱》记载,林家祖籍来自福建。林明卿因在家族中排第四,被乡亲们称为“林四爷”。林明卿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年龄稍长时就开始离开家乡闯荡,他干过店员、船员和账房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增长了见识外,林明卿还逐渐掌握了经商的才能,后回到家乡办了一家织布厂,从此家境逐渐好转起来。开国少将童陆生跟林总堂哥林育英是同学,年少他多次到林家大湾玩耍,他回忆时说:“林家有一座很大的工厂,还雇了很多工人。”

林明卿很清楚穷人要出人头地,必须要多读书。所以,在对待子女教育这件事上,林明卿从不吝啬花钱。但是,二儿子林总却让林明卿有点失望,因为林总性格沉稳内向、不善交际。

所以,林明卿的想法是让林总去当一名教书先生,安稳过一辈子。但是,林总18岁那年决定报考黄埔军校,后顺利成为黄埔军校四期的学员。1925年冬,林总走出林家大湾,来到广州黄埔军校步科第2团第3连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儿子弃笔从戎,林明卿起初是反对的。1927年农历腊月二十八,已经是国民革命军第4军叶挺独立团任见习排长的林总,请假回到林家大湾。看到一身军装的林总,林明卿还是不太高兴,两人再次大吵起来。

大年初三,林总不顾林明卿强烈阻止,毅然选择离开家乡。林明卿没想到,林总这一别,竟是10多年没有音讯。1936底,远在延安的林总写了一封家书。信中林总提到了两点:一是祝贺父亲六十大寿;二是向家人报喜,自己当上了抗日红军大学校长。

儿子有出息了,林明卿非常高兴,渴望着与林总再见面。1937年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后,林总的名字响彻全国,林家大湾也逐渐热闹起来。但是,林明卿清楚日军可能很快前来报复,于是在次年春天林明卿开始了逃难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4年,林明卿历经艰辛来到延安,终于跟林总相见。多年未见,父子俩一见面便抱头痛哭,林总不停地自责。林明卿则不停地拍着儿子的肩膀:“活着就好,活着就好啊。”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林总认为父亲操劳多年,自己也应该尽孝了,于是将他接到北京跟自己一起生活。1957年11月,林总在家中为举办了隆重的寿宴,庆祝父亲八十大寿。那天林明卿格外高兴,看着面前儿孙满堂,他终于体会到了天伦之乐。

席间,林明卿以愧疚的口吻说:“儿啊,当年你要去黄埔军校读书,我还阻拦你,现在来看我做错了啊!”林总一听连忙说:“爹,话不能这么说,如果没有你从小支持我读书,孩儿也不会有今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2年1月14日,林明卿在北京突发脑溢血病逝,享年85岁。林明卿葬礼是中央组织部主办,墓地选在北京西郊的福田公墓,林总以林育容的名字为父亲立了墓碑。

当林明卿的葬礼全部结束后,林总对秘书李德说:“我父亲在阜外医院住院期间,得到了大夫护士的精心照顾,他们费了不少心血,你现在去订几桌饭菜招待一下,表示我对他们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