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颖超和李鹏

2014年7月,国务院前总理李鹏撰写的《李鹏回忆录(1928-1983)》正式出版。李鹏在该书前言中写道:“本书详细记述了这一时期我的人生经历,包括动荡的童年、少年时期在延安成长、从延安到东北、在苏联学习水电专业、在电力系统工作等。”

在回忆录中,有一张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照片备注是这样写的:“1940年,去延安前,在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和邓妈妈的合影。”这张珍贵照片有两个细节值得关注:

一是、邓颖超跟李鹏合影时,将他搂在身边,如同母子一样在拍照;二是、李鹏称呼邓颖超“邓妈妈”。这意味着两人不是母子,关系却胜于母子,更加说明两人亲密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鹏和母亲

有一点必须要澄清,就是李鹏不是邓颖超的养子,这张照片拍摄时他母亲赵君陶也在重庆。关于为何称呼邓颖超为“邓妈妈”,李鹏在回忆录中也给予了解释,他写道:

“周总理、邓妈妈与我的关系,就是老同志与烈士后代的关系。有人传说我是周总理的养子,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周总理、邓妈妈关心的烈士子女,不止我一个,他们同样关心爱护其他战友的子女。我们都称他们周伯伯、邓妈妈。”

李鹏,四川成都人,1928年10月20日生于上海,这是一个革命家庭。李鹏父亲李硕勋很了不起,曾任中央军委委员、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省委军委书记,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委军委书记、省委代理书记;母亲赵君陶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周恩来留法同学赵世炎的妹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鹏父母合影

另外,李鹏的三姨赵世兰也很了不起,她在我党内部的威望很高,当时邓颖超、蔡畅等人都称她为“大姐”。由于赵世兰终身未嫁,赵君陶决定:将来无论生男生女,都取名兰兰。于是,李鹏出生后便有个小名“兰兰”。

1931年9月,李硕勋因叛徒出卖在海南英勇就义,年仅28岁。丈夫遇害前,赵君陶再次有了身孕,而且李鹏才3岁。为了丈夫遗腹子和儿子的安全,赵君陶先是来到上海,一年后回到了成都。

回到成都后,赵君陶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当老师,并从事地下党方面的工作。1939年初,赵君陶在周恩来的安排下,赵君陶来到重庆战时儿童保育会工作,并担任直属第三保育院院长,她在这里工作了6年多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颖超和李鹏等孩子合影

同一年6月,正在四川省立实验小学读书的李鹏在家中见到邓颖超。当邓颖超看到李鹏因日军空袭成都头部受伤还绑着绷带时,便跟赵世兰商议由她将李鹏带到重庆。邓颖超说:“现在大家都忙于抗日救亡运动,兰兰受伤了,他母亲现在在重庆工作,我看还是把他带到那里去养伤。”

赵世兰认为邓颖超说的有道理,便同意了。就这样,李鹏跟着邓颖超去了重庆。为了赵君陶的身份安全,邓颖超安排李鹏跟自己住在一起,地点在重庆曾家岩50号的周公馆,后被安排在重庆育才学校学习。1940年秋的一天,李鹏接到家里传来的消息,让他去重庆八路军办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和邓颖超

就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李鹏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李鹏回忆时说:“周伯伯看到我非常高兴,对邓妈妈说,这孩子都长这么大了,越长越像硕勋了。邓妈妈说,我看更像君陶,大家哈哈大笑。”

当时李鹏年仅12岁,周恩来看到他有点驼背,便站起来用手拍了拍他的背,笑着说:“可不要驼背哦,要挺起胸膛,这样身体才健康。”再后来,就有了本文开始的那张照片,可见周总理和邓颖超都无比关心李鹏的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鹏夫妇和邓颖超合影

李鹏去延安后,一直生活到抗战胜利。每当周恩来回到延安后,都会第一时间去见革命烈士的孩子,李鹏也包括在内。有一次,周恩来听了李鹏关于近期的学习心得后,他说:“你们在延安学习,也就是在毛主席身边学习,是多么幸福啊。”

历史早已证明,李鹏牢记周总理、邓颖超的教导,最终成为了国务院总理,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奉献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