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报记者 长风 陈峰

6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发布行政令,正式成立白宫供应链弹性委员会并部署具体任务。行政令要求该委员会每4年对国家安全或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的产业,进行一次供应链审查,并在12月31日前提交第一份报告,内容包括指导美与盟友合作、加强全球供应链弹性战略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新华社)

白宫供应链弹性委员会在2023年11月27日成立,由拜登政府内阁部长和其他部门主要官员组成。拜登供应链工作既是2012年奥巴马(时任总统)与拜登(时任副总统)时期发布美国《全球供应链安全国家战略》的延续,更是2021年初拜登正式当选美国总统推进百日供应链审查的延续。

而无论2021年拜登政府的百日供应链审查,还是2023年成立的白宫供应链弹性委员会,都离不开一个目标:重振美国在全球供应链上的强势链主地位,推进对中国科技供应链的制度化脱钩遏制。

系统落实美国国家供应链战略

美总统拜登发布的该行政令,强调建立一个专门负责增强供应链弹性的白宫委员会,由负责国家安全事务的总统助理和负责经济政策的总统助理领导,包括来自几个美国政府机构的成员,如美国国务卿、美国国防部部长和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以及美国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

在该命令下达后的30天内,每个委员会成员必须从各自的机构中任命一名高级官员,与委员会协调并监督供应链恢复工作。

拜登的行政令要求该委员会每4年对国家安全或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的产业,进行一次供应链审查,并在2024年12月31日前提交第一份报告,内容包括指导美与盟友合作、加强全球供应链弹性战略等。

拜登强调,美国会与“具有相同价值观的盟友和伙伴密切合作,建立全球供应链的弹性”,这将促进集体的经济和国家安全,鼓励创新,并加强应对国际灾害和紧急情况以及从这些灾害和紧急情况中恢复的能力。

联合盟友遏制中国供应链

白宫供应链弹性委员会在2023年11月27日成立,由内阁部长和其他部门主要官员组成。

拜登政府之所以在宣布成立供应链弹性委员会一年之后,再就此发布行政令,凸显拜登及其政府对供应链问题的重视和焦虑。

有分析认为,拜登发布该行政令希望达到三个目的:

一是通过加强政策协调、跨部门合作,全面评估并识别美供应链中的弱点和风险,为美供应链的强化提供必要的立法基础和政策工具。同时借此宣扬拜登政府在“供应链安全”领域的政绩,博取选民好感度。

二是在G7峰会召开之时发布该行政令,力图向美盟友展示拜登政府重塑供应链的决心,进而动员盟友构建以美为主导的全球供应链格局。

三是扩大拜登政府加快对华“脱钩断链”的工具箱,对抗中国在全球贸易和供应链领域的主导地位,通过提升美自身供应链弹性,遏制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

拜登发布政令,是新瓶装旧酒。对拜登及其美国政府勾连盟友搞对华“脱钩断链”,业界早就明确表示反对。

5月13日,在北京举行2024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中国日本商会副会长小野寺修认为:“脱钩断链”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经济和美国、欧洲、日本是紧密结合的,我不认为这是一件可以实现的事情。

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始会长李曦萌表示,试图“脱钩断链”是违背全球经济效率的。

赛德思集团董事长王雷反对“脱钩断链”,因为供应链对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让经济非常平稳以及高效地运行,“脱钩断链”不是开展贸易的最佳方式。

系统性推进对华“脱钩断链”

有观点认为,拜登6月14日发布的行政令,是拜登及其美国政府加快重塑去华供应链的举措,是为了换取更多竞选政治资本。

实际上,从特朗普时期,美国政府就围绕贸易及投资、通讯科技供应链、医药供应链、先进制造业供应链等领域出台不少对华脱钩政策。拜登政府上台后,基本上沿袭了特朗普的政策。

与特朗普单打独斗风格不同的是,拜登政府采取了争取盟友和合作伙伴支持,鼓励在美国投资,让制造业重回美国、丰富和完善美国供应链,以此来应对所谓的来自中国供应链的影响。

拜登政府从2021年1月开始,就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对华脱钩遏制政策。拜登政府还通过七国集团、美日印澳四边组织、美英澳AUKUS联盟、美欧贸易技术理事会、美日韩三边合作、印太经济框架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华总体竞争协调。

美国政府的供应链焦虑源自何处?为何不断推出供应链“新令”,推动与华“脱钩断链”?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吴泽平认为:

一是美国认为其高新技术产业对中国“关键矿物”进口依赖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美国31种矿物年消费量一半需要进口,14种矿物完全靠进口,中国则是最主要进口地。

二是新冠疫情肆虐暴露了美国本土供应链缺乏韧性和破碎的事实。美国超70%的原料药生产已转移国外,且因运输不畅造成抗疫物品和民众日用货物短缺涨价,导致严重的抗疫失利与政府满意度走低。

三是打供应链这张牌有助于提升拜登政治资本。拜登竞选时提出“制造业回流”和“美国制造”,若能完成对美国关键行业供应链风险审查,推动供应链本土化,促进美国经济恢复,是对其竞选承诺的兑现。

面对2024年的大选和特朗普的竞争,拜登及其政府通过打“脱钩断链”牌来换取选民支持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中国需加快明确国家供应链战略

美国系统性推进对华脱钩断链,无疑将冲击脆弱的全球经济。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恩戈齐 •奥孔乔-伊韦阿拉在去年世界经济论坛期间曾发出过警告,贸易脱钩一旦发生,会造成全球GDP约5%的损失。

随着美国对华贸易战、科技战的全面升级,美国层层加码的“脱钩断链”“小院高墙”政策无疑将对中国经济带来了系统性、全球性挑战。

业内专家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在推进对外开放,融入全球化发展过程中,都以效率、质量、成本为优先事项,而缺乏对供应链安全的系统考量。当前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同时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加快推进面向全球的国家供应链战略。

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具体内容包括:该规划还提出”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工程“,包括:

(1)现代供应链创新发展工程。总结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经验,开展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培育一批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梳理一批供应链创新发展典型案例,推动供应链技术、标准和服务模式创新。

(2)制造业供应链提升工程。健全制造业供应链服务体系,促进生产制造、原材料供应、物流等企业在供应链层面强化战略合作。建立制造业供应链评价体系、重要资源和产品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提升制造业供应链智慧化水平,建设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数字化供应链服务体系,深化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应用。选择一批企业竞争力强、全球化程度高的行业,深入挖掘数字化应用场景,开展制造业供应链数字化创新应用示范工程。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对华供应链脱钩遏制已经进入制度化、法制化脱钩阶段,而中国在供应链制度设计上仍处于跟从阶段;在法制应对上仍是空白的,仍处于被动应对阶段,在制度设计上需要加快建立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供应链促进与安全政策与法规体系。

经济学家余丰慧认为,“中国需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对外技术依赖。”他还表示,“要增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稳定中美关系,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和外交途径寻求解决分歧,避免冲突和对抗,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