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逐梦星辰寰宇

蚌埠“问天”而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这是商业航天作为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无垠的太空,是人类永远的梦想家园。而在蚌埠,一个承载梦想、启航未来的商业航天产业集群正悄然崛起。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浪潮中,蚌埠已然前瞻布局、奋力奔跑,加速发力商业航天新赛道,逐梦星辰寰宇新蓝海。

01

落子蚌埠 共踏“问天”新征途

6月21日上午,在禹会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蚌埠凌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制造车间内机器轰鸣,一批防热产品正在经历手工加工处理、烘烤固化等一系列流程。“火箭在高速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和压力,我们的防热产品就相当于给火箭穿了一层安全的保护膜。”蚌埠凌空科技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洪晓露告诉记者。

蚌埠凌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提供火箭及高速飞行器设计的全链条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自2021年8月落户禹会区以来,企业深耕防热设计及产品生产、结构设计及复材生产、电气设计及产品生产以及力热试验等领域,已建成三条先进的生产线和检测体系,以及一套非标大型力热试验服务平台和一套完备的材料研发中心,与哈尔滨工业大学、29基地、中国航空研究院等均有业务往来。

为什么选择蚌埠?

“落子蚌埠,并非偶然。”洪晓露说,商业航天是“硬科技”产业,强大的科技创新土壤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蚌埠对于商业航天产业具有非常科学的前瞻性规划,并以此为基础加速汇集产业发展所需要素,完整科学的产业生态布局已清晰可见,这些都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基础,让企业的每一步选择都充满底气。

目前,在蚌埠市、区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推动下,企业目前已完成一期厂房改建,产品已经开始生产交付。位于商业航天产业园的二期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中,今年12月可以入驻。“去年全年产值达6300万元,预计今年这一数值将达8000万元。”洪晓露说,“乘着蚌埠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发展的东风,我们有信心乘势而上,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求新求大,企业盼发展;聚星成链,蚌埠在招手。这一场注定双赢的双向奔赴中,九州云箭坚定地走在了前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徽九州云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液体火箭发动机生产车间

安徽九州云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9月,以为商业航天火箭客户提供低成本、高可靠的商业火箭动力产品配套服务为主营业务。落户蚌埠后,企业坚持创新升级,让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变革有了具象的表达。从2021年底交付首台10吨级凌云发动机,到如今实现70吨级的跃升,一步一个脚印走稳向“新”之路。目前已逐步形成以蚌埠地区为中心,以研发、生产、测试、交付功能为一体的火箭发动机制造基地,成为商业航天动力领域的头部企业。

做大做强,蚌埠有基础,更有“野心”。从2019年第一家商业航天企业九州云箭落户,到如今形成集聚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锁定在蚌埠,共同踏上这个“问天”的新征途。蚌埠市抢抓商业航天发展机遇,不断强化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全面布局发力,培育壮大骨干企业,与航天企业相互赋能,全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02

聚“星”成链 逐梦寰宇新蓝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蚌埠大洪山的火箭发动机专用测试场

九州云箭、凌空天行、星河动力、深蓝航天……驶向星辰大海的“蚌埠号”巨轮上,一个个响亮的名字迎风激浪,标志着蚌埠星际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聚星成链,蚌埠有布局,更有诚意。去年以来,蚌埠市多次赴北京,调研走访相关企业,召开产业合作恳谈会,为商业航天产业落地蚌埠搭好了框架、指明了路径,打开大门邀请各地企业来蚌布局的诚意满满。6月21日下午,蚌埠·北京商业航天企业座谈会在首都北京召开,邀请约40位商业航天企业公司负责人共话产业发展,现场签约了蚌埠市商业航天专项基金合作协议和华镁钛液晶相控阵终端模组生产制造基地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蚌埠商业航天产业园建成效果图

位于东海大道和黑虎山路交叉口的商业航天产业园项目里,塔吊林立、忙碌有序,工程机械车来回穿梭、紧张作业,禹会区商业航天产业园项目建设负责人马凤刚头戴安全帽,在钢筋混凝土之间来回奔走。“每一天都像一场战斗,每一天又都能收获不同的喜悦。”马凤刚说,产业园自去年4月揭牌成立以来,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日渐成型的高楼与厂房让商业航空产业发展有了根基和载体。

蚌埠市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深入合作,高质量编制完成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规划,锚定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航天级关键材料、动力系统共享测试服务等细分赛道。明确“1+4+N”发展纲领,即建设1个空天科技创新中心,4个基地即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可复用发动机试验与陆试联调基地、可回收空天飞行器总装基地、空天新材料生产基地,N个商业航天产业融合平台和应用场景。预计3年至5年内将商业航天产业培育成全市的主导产业,10年至15年将其打造成全市的支柱产业。

“作为产业园D地块项目,科技创新产业园正处于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预计9月份裙楼封顶,12月底完成两栋高楼结构封顶。”马凤刚介绍,项目建成后,将吸引一批重点企业入驻,进一步凝聚航天产业核心业态,引领产业集群,激活产业动力,打造一个高品质的商业航空产业基地,助力蚌埠加速乘势升空。

03

基金“丛林” 点燃发展新引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施工建设中的蚌埠商业航天产业园

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下的商业航天产业,加速腾空、一飞冲天,迫切需要坚实的发展基础。蚌埠市厚植产业发展土壤,从资金投入、技术研发到人才培养,打造全周期全链条产业服务体系。

国内商业航天产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不仅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投融资市场也呈现出活跃和多元化的态势。为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提供有效资金支持,我市创新投资方式,通过“招商基金+存量基金”“基金+市属国企”等方式支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企业发展离不开资金活水。2023年,蚌埠市招引的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金需求为2亿元,由安徽和壮高新技术成果基金投资1亿元,剩余1亿元资金由市属国企支持,两者合力,确保企业及时得到资金支持。

蚌埠市坚持市场逻辑谋事、资本力量干事、平台思维成事,聚焦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基金撬动作用,规模50亿的安徽和壮高新技术成果基金、规模20亿安徽省新一代信创产业基金全力支持我市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目前已投资星河动力、九州云箭、深蓝航天等商业航天产业项目。

在用好存量的基础上,蚌埠市坚持做大增量,蚌投集团、禹投集团、国新国证合作,成立10亿元规模的蚌埠市商业航天发展招商基金,专项支持蚌埠市商业航天产业发展。通过设立专项招商基金以及存量基金相互配合、相辅相成,为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助力。目前,蚌埠市已初步形成覆盖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基金丛林体系,预计今年基金丛林总规模将突破400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现有的商业航天基金体系,利用、发挥好基金管理人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围绕禹会区九州云箭、凌空天行、深蓝航天、星河动力等商业航天头部企业,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打造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助力蚌埠市商业航天再占新高地。”蚌埠禹投集团有限公司战略投资部部长陈永东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评

逐梦“星空”,蚌埠有底气!

新时代的画卷,在仰望星空中铺展;新赛道的追梦,在脚踏实地里书写。

6月21日下午,蚌埠·北京商业航天企业座谈会在首都北京召开,邀请约40位商业航天企业和基金公司负责人共话产业发展,共谋蚌埠振兴。这场“蓄谋已久”的盛会,意味着蚌埠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也展现了蚌埠力争10-15年将商业航天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之一的雄心和志气。

逐梦“星空”,聚“星”成链,蚌埠在抢抓机遇、积极布局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赛道的新征程上昂首阔步,志气高昂、骨气坚定、底气充足。

这份充足的底气,源于蚌埠发力商业航天“蓝海”的决心。

发展的决心必须以行动来贯彻,没有行动,再宏伟的决心也没有任何意义。面对“三地一区”两中心、“七个强市”的城市发展定位,蚌埠市委市政府致力于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这一目标任务,高度重视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高标准谋划建设空天智造产业园,打出一套“组合拳”:全市计划组建专项基金5支,主要用于支持空天产业园发展建设,同时积极申报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不断放大基金规模,为空天产业园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在政策支持方面,实行房屋租赁支持、固定资产投资补贴、土地使用政策奖励、设备融资租赁贴息、生产要素补贴、入规奖励、高管个税奖励、住房及就学保障、人才专项支持等政策;在服务配套方面,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优化路网布局,在园区内建设高层次人才公寓,加快涂山路白改黑、禹会路建设等项目,更好地承接全国空天产业技术、人才、资本的转移,推动蚌埠空天产业起步即奔跑,进入发展快车道。

这份充足的底气,源于蚌埠发力商业航天“蓝海”的信心。

科技赋能发展,信心创造奇迹。一直以来,蚌埠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城市,与航空航天事业有着不解之缘,汇集了中国兵器214所、中电科40/41所等相关国家级院所和一批骨干企业,从“嫦娥”奔月到“神舟”飞天,再到“天宫”遨游,背后都有“蚌埠制造”的贡献。当前,蚌埠全市上下正抢抓空天产业发展机遇,携手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强化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全面布局发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空天产业集群。

正在加快建设的空天智造产业园,从今年年初谋划到正式开园,完成了高水平的园区规划,并储备了充足“熟地”,为产业集群、项目集中、企业集聚奠定坚实基础,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强空天产业的信心和动力。我们期待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促成政产学研深度合作,推动更多项目、资源、人才聚集。蚌埠市及禹会区将携手仰望星空的人,做好脚踏实地的事,定制更加完善的产业政策、人才政策,强化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要素保障,全面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打造空天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

这份充足的底气,源于蚌埠发力商业航天“蓝海”的恒心。

涓涓细流,汇成壮阔大海。从第一家商业航天企业九州云箭落户蚌埠,到如今蚌埠商业航天产业已集聚了凌空天行、星河动力、深蓝航天等一批重点企业,涵盖火箭发动机、火箭零部件、新材料、火箭箭体制造及总装等产业领域,不经意间,蚌埠围绕商业航天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聚集推进延链补链,一个个重大新兴项目加速推进,商业航天产业的集群发展已成燎燃之势。商业航天产业的一点点发展壮大,体现的是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的恒心、久久为功的定力。今年3月,蚌埠在北京召开空天产业恳谈会,邀请到航天八院、星河动力等近20家机构企业以及产业投资公司参加,6月召开蚌埠·北京商业航天企业座谈会……密集会谈的背后,承载了蚌埠自我追求、自我期许的强劲驱动力。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站在新时代发展的关口,蚌埠更加需要立自力更生之志气、壮自强不息之骨气、长独立自主之底气,以信念砥砺,以创新牵引,以改革赋能,以新质生产力强劲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奋力冲出符合蚌埠实际具有蚌埠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来源:蚌埠日报社 记者:李景 / 文 陈维祝 / 时评 图片选自蚌埠日报社图库 编辑:周泽)